拒绝加无用的班(李勣大将军放着我来)(2 / 2)
在座几位老狐狸(加两只中狐狸),当然心里都明镜似的,陛下为何发落了一批东宫属臣。
姜沃已经不太记得,自己第多少次感慨大唐武德了。
铁勒诸部派出了数十名部落勇士,要求单挑---不知大唐有没有勇武之兵!
裴行俭继续往下讲去一
英国公依旧是只带少量精兵离京,其余兵士则由安西都护府调用。皇帝还令薛仁贵再次为李勩大将军副将,带兵前往助战。
两位尚书大喜道:“既有此捷报,陛下应当也会开颜!正好趁机去申请免掉繁冗公务。
两月前,龙朔元年十二月,北境传来紧急战报:铁勒九部反,集兵进犯唐边。
许尚书忽的感慨道:“若是英国公在朝就好了。”尚书左仆射作为六部的顶头上司,正可去向陛下陈情。
当然,英国公出征,又是他曾经平定过的北境,裴行俭从未觉得此战会有第二个结果。
“薛将军连发三矢,射杀三人,余部虏气慑,皆下马请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但此时都睁眼说瞎话,只推给陛下心情不好。
李動数一数旗帜,见反叛的九部皆在,心情大好。
裴行俭已经读完,便开讲
‘铁勒其实算是大唐对北境诸族各部的统称。唐初,诸部中以‘回纥’和‘薛延陀’两部最强。后来,这些分散的铁勒各部就共同建立了一个汗国:薛延陀。
*
姜沃收起了自己的保心丹。
果然,北境战事定,令皇帝沉郁心境稍缓。
他对两位尚书道:“我去,也只会请我吏部事。”
可惜,英国公李勩此时不在长安。
其实比起率兵作战,薛仁贵最擅长的还是作为先锋武力碾压。
裴行俭是上战场打过仗的,对军旅事最通,此时掐指算了算,奇道:“也太快了些。”
但若说起铁勒诸部的前身,便令人耳熟能详了一
捷报上还记载了后续,李勩大将军率军继续扫平余叛军,安抚收编未反叛的部落去了。
剩下两位尚书:
那还是一起去吧,人多力量大!
下诏:各衙署唯更其名,不易职守,已成文书不必繁改。
皇帝便允准。
深冬苦寒,皇帝原不欲英国公再赴北境,然而英国公十分坚持。
首领-夷男可汗。
而铁勒诸部汇聚十万大军后,面对两万唐军,这回倒是没有犯‘优势在我错误,直接冲过来。
因此朝堂之上,一听铁勒九部犯边,英国公李勋当即就请战:真是反了他们了!
裴行俭接过抄送的捷报来看。
“尤其是为了赵国公之事,陛下近来心情极为郁郁不快,朝臣们动辄得咎,东宫属臣都发落了一批了。”
此战已定。
李勩大将军连年都不过了,直奔北境故地重游去了。
李勛与薛仁贵汇合后,带兵前来,两军会于皑皑白雪的天山下。
终于不用漫山遍野一个个去找了!
三箭定天山啊。
但......
但不知他们是如何想的,搞起了‘个人英雄主义’。
说起铁勒九部或许有的朝臣不熟。
反而是觉得‘人多才能壮势,于是拧成了一股绳,聚众十来万,就在天山脚下,准备借人数并地利抵御平叛的唐军。
且说,叛唐的铁勒九部也算是善解人意,并没有分散开来,各自袭扰大唐边境。
他只是觉得战事未免结束的太快:铁勒九部是松散的联盟,挨个打过去,也不是一两个月能结束的啊。
时间往回倒拨一点。
正在相商面圣细节,忽有胥吏来报:“北境捷报,铁勒诸部已定!”
贞观十九年高句丽之战中,薛仁贵就是因为在阵前冲杀的太猛,而被二凤皇帝在万军中挑选出来。
见辛尚书和许尚书有些畏惧触怒龙颜,王神玉也不强求,展一展袖子起身:“那我自去请见圣人。”
王神玉见他看得入迷,就叩桌子道:“讲一讲。”
姜沃听到这,就已经知道故事结局了。
原版未篡改内容请移至 醋_溜_儿_文.学.官.网。如已在,请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