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5)(1 / 2)
陈嫣在罗马停驻的这段时间过的非常愉快, 按照此时的说法, 她受到了神明一样的招待。
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谈生意。有些东西东西方是相通的, 热情款待客人,等到‘时机’差不多成熟再谈其他, 东方有这种传统,西方世界的人当然也有这种意识。
正好陈嫣来的时间赶上了阿波罗节,罗马的贵族们决心让她好好感受一下罗马庆典的魅力,安排了向导给她,请她到处玩耍。
而除了这个外, 罗马的大家族, 无论是城里的宅邸, 还是乡间的花园别墅,都向她敞开了大门——陈嫣在罗马城的时候可以住在雇员驻地,就像在亚历山大里亚时一样,但是这样就不能体验到特有的罗马乡村风情了。听说她有这方面的遗憾, 立刻有人将自己的花园别墅借给了她。
陈嫣在罗马的这段时间内, 除了和罗马上层人士联络,交流的对象更多是本地的学者。她打出的口号就是交流东西方文明, 对于罗马的大众来说, 她身上贵族和学者的光环是要大于商人的,仿佛有一种假象,她在商业上更像是一个吉祥物,她自有能干的手下安排一应事务。
这样的好处是, 罗马人对她的防备更低了。毕竟相对于一个精明的商人,大家肯定觉得雍容温和的女性贵族,以及浪漫而不通俗物的学者,这更无害。
之所以罗马人能够相信,并不是因为罗马人笨,竟然会觉得手下有偌大产业的人真的会纯洁如小白兔。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一方面是对东方世界很不了解,这样大家看着陈嫣的时候难免会有些偏听偏信...就算有些不对劲的地方,也很容易被理解成为东西方差异。
另一方面,以己度人,罗马人也不觉得这很奇怪。
罗马是一个父权很强盛的国度,这些年更是如此。在这个国家,父权是压倒夫权的!虽然说,女性地位低下(公民平等,然而真正的平等的是‘成年男性公民’,陈嫣对上辈子的历史课本印象深刻),丈夫理论上可以支配妻子的一切,但这也只是理论上。
对于贵族出身的女性,她们也是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族并不会在她们长大之后就让她们的丈夫随意支配她们,这显然是一种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的浪费!为了确保女孩子在成长起来之后一样可以成为家族的力量(也有一部分亲情的因素),父亲会为女儿好好打算。
通过婚前协定之类的手段,女孩子即使和丈夫结婚,其支配权依旧会留在父亲手里...这是合法的。
父亲当然无法时时刻刻管理已经结婚的女儿,所以很多贵族女性在结婚之后获得了实际上的独立自主权。
这个时候的罗马,有钱的贵族女性其实挺多的。如果她们恰好是寡妇,就会成为很多罗马有权势人物的追逐对象。
而这样的女性,很多并不是自己有经营产业的能力,而是手上有着足够可靠的奴隶。说实在的,这种奴隶说是奴隶,其实际地位已经很高了...这就类似华夏的‘宰相门前七品官’,天下道理都是相通的嘛。
有了这种例子,陈嫣本人不做事,更偏向纯粹的女性贵族,或者学者,就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的事情了。
陈嫣也注意到了罗马人的这种认知倾向,她当然知道这是错误的,但这对于她来说是有利的,所以也就没有说什么——她一开始会给罗马人造成这种感觉,并不能说是故意的,只是她在推动她想推动的事而已。
她从一开始就希望东西方交流能够顺畅而频繁,为了达到这个目,最初很长时间她是把自己当成招牌和广告用的。
很多罗马人都对东方有兴趣,但是这种兴趣还不够,陈嫣需要让这些人对东方有一个更直观的印象,减少‘虚无缥缈’带来的畏惧,而她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她的女性贵族身份,既符合罗马人的审美趣味,又不至于有危险的感觉...自古以来,一个族群面对另一个族群的时候,女性的敌意都会小一些。即使是互相灭族,女人也会在最后保留下来。所以才会有一种说法,女性在这个世界是更强韧的生灵,男人死了,她们还活着!
陈嫣极力强调自己的学者身份,不光光是强调,还将自己的作品,就是一些针对诸子百家的文章,或者诗赋什么的,请人翻译成拉丁文,自费刻了一版进行印刷。然后这些就和一些其他的东方书籍一起成为她送给罗马贵族、学者的礼物。
对于现在的罗马人来说,理解东方的作品是很难的,首先他们得找到翻译本,然后再进行理解...这种跨文明的体会总是很难的。陈嫣的文章自带翻译,而且很多文章就是对于诸子百家的领会,立刻就帮到了不少罗马学者。
这样一来,陈嫣东方学者的身份坐实的很快。
如此做法果然有用,很多原本只是感兴趣,却不一定要去东方的学者,此时都打听起了去东方的一些事。倒不是说以后就呆在东方了,而是趁着有机会,拜访一下东方世界,这也是很不错的啊!毕竟,那可是传说中的‘丝国’。
对于陌生世界的畏惧也因为陈嫣这个活生生的招牌冲淡了不少。
如果是有着这样女性的国度...怎么也不会太坏吧...
“明天的剧目会在这里上演啊...”陈嫣随着几个罗马向导游罗马,眼前看到的是这一时期非常典型的露天剧场。
阿波罗节的庆典当然少不了戏剧,据说今年会上演阿弗拉尼乌斯的戏。这位罗马的为大剧作家,在今年刚刚去世,罗马人显然正为此可惜,今年的阿波罗节,演出的大多是他的戏剧。
“这里能有多少观众呢?”陈嫣看着场地颇大的露天剧场,心里盘算着要不要把这个玩意儿带回华夏。说起来戏剧往往意味着平民娱乐,也可以看作是市民阶层兴起的一个标志。
华夏的话,在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弄这个倒也不错。
这并不在赚多少钱,实际上本来就赚不了...这么大的剧场,造价就不菲了。还得保证演出什么的,到时候赚钱是能赚钱,但回本慢,赚的钱对陈嫣来说就是小钱!然而为此付出的心力却不会小!
陈嫣想到的是这能丰富老百姓的生活。
“这座剧场是去年新落成的,能装下七千多名观众。”向导说的很慢。
他们现在是在用拉丁语交流,陈嫣的拉丁语水平就那样。向导听明白就够费劲的了,说的时候自然更得照顾陈嫣的能力。
七千多名观众的容量,不能说小了,但这并不是如今罗马露天剧场的极限...从此时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上而言,罗马的露天剧场能够做到装下两万人,这都相当于后世一些中小型体育馆的规模了,实在让人震惊。
此时的露天剧场差不多就是个‘半碗形’。表演的场地在‘碗底,碗底的后方是直立的建筑物,建筑物的墙面本身就是演出剧目的背景板,而这栋建筑物同样还承担着‘后场’的角色。
演员的化妆、候场、休息,都是在这里。
而‘碗底’前方的碗壁,也就是一个呈现为扇形的坡面,就是观众区了。一层一层的阶梯供观众坐着观赏戏剧,本质上和后世的体育馆没什么差别。
此时有注意到陈嫣的罗马学者上前打招呼,寒暄之后笑着问她:“夫人觉得怎么样呢?”
‘夫人’这个称呼是一个误会,罗马人以为她已经结婚了,或者说至少结过婚。会有这个认知,一方面是因为她的年纪,一方面是因为陈嫣带在身边的小朋友陈如意。
就算是东方人显得年纪小一点,陈嫣的也绝对达到此时罗马结婚的水平了。
此时罗马结婚的年纪大多非常、非常早,按照后世的标准,可以说是实打实的童婚!大汉常常出现十三四岁结婚,大家觉得这已经够早了(在春秋战国以前,可是流行过晚婚的)。
但是罗马,在女儿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能将其许配,并且完成结婚仪式。
不是订婚,而是真正的结婚仪式...如果是结下婚约的话,那也不必说了。
至于小朋友么,不能说罗马没有未婚先孕的事,只是和华夏一样,这不是主流。对于贵族家庭来说更是如此...一旦发生这种事,肯定都是藏着掖着的,陈嫣这样光明正大,没有一点儿隐藏的意思,反而让大家从来没有往未婚先孕的事情上想...
陈嫣没有纠正这个误会的意思,她自己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但是也知道世情如何...她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和罗马人保持最好的相护印象,自然不会给自己人为地增加难度。
“觉得?”陈嫣重复了一下这个词,才有些磕磕巴巴地反问:“觉得什么呢?您说的是什么呢?”
学者清了清嗓子:“在下是在说剧院...当然,还有罗马。”
“很宏伟...”陈嫣发自内心地道:“无论是剧院还是罗马。”
历史上的罗马到底和同时代的大汉孰强孰弱,这是后世论坛上能让华夏青年互相攻击,打出脑子来的问题。有人觉得罗马并没有说的那么厉害,之所以大家会那么说,只是因为西方话语权强而已。
打个比方说,西方随便挖出一点儿古代遗迹就能顺路证明一些东西,大家还不能反驳。相比之下,华夏文明就悲催的多了,国际上承认的王朝历史是四千年,再往上很多就不认了。
这一点,其实是东西方对相关方面的定义不一样,西方很看重某些指标。而华夏有自己的文明特点,一些西方文明觉得是必要条件的东西,华夏却不觉得。而华夏自己觉得非常重要的东西,比如玉质礼器,西方社会却不见得认可。
罗马真的那么厉害吗?不少人觉得就是西方后代在后来阔了,得给老祖宗贴金,不少东西都夸大其词了。这种事情不是没有证据,从心理上理解也是完全能够想象的,顺理成章。
陈嫣对此并不发表意见——她认为是有这种可能的,事实上,华夏对于祖先的看法一样经历了变化!国家弱的时候,自信心不足,大家其实很不愿意说过去的事,偶尔说起也没有底气。等到后来国家起来了,那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有些事情上夸大其词,又或者生搬硬套...这种事华夏普通国民也有过。
想想看,西方掌握话语权几百年,这种事肯定是无法避免的!
再者说了,文艺复兴是西方走向强大的一个很重要的事件和阶段,而文艺复兴的招牌就是复兴古希腊古罗马得到一些文化,一些思想。这种情况下,给这一时期贴金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这甚至是西方的‘政治正确’,堪称法统所在!
但是,这并不能改变罗马在这一时期也很伟大的事实!有些历史就摆在那里,这一时期的罗马就是很好。再者说了,有些事情也可以反推——如果罗马不是那么突出,文艺复兴时期为什么要把那些故纸堆里的东西翻出来?
陈嫣的回答显然让这位罗马学者很满意,现场的气氛又上了一个台阶。
如果是周边其他民族的人这样说,罗马人并不会觉得这有什么,因为罗马人看这些民族都是俯视的角度。对于自己觉得不如自己的人的评价,就算再高,也就是一乐而已,乐完了就没有什么感觉了。
陈嫣却不同,她来自一个和罗马一样伟大的民族...不只是因为陈嫣本人展示出的一些东西,也因为一些去过大汉又回来的学者的说法。
那里和罗马很不一样,但毋庸置疑,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民族!
来自和自己同等级的民族的赞扬,这才是真正的赞扬...罗马人自己并不一定想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们的反应却是没错的。
陈嫣在这第二次的罗马之行中过的很愉快,罗马的贵族们想要让她开心,之后的生意也能好做一点。罗马的学者也将她当成了自己人,她本人频繁举行文化沙龙,这在此时是很新颖的,同时也让学者们觉得很有趣。
她送出了很多东方著作,也请求罗马的学者能协助翻译罗马的书籍,向东方介绍这里。
不只是如此,她还亲自邀请一批罗马学者访问大汉。她不止会负担这些罗马学者的路费,还会给他们开薪水...当然,名义上不是薪水,而是赞助费,赞助他们去东方学习、交流,进行自己领域的研究。
“学者的清贫是一种很令人敬佩的品质...”陈嫣这样对学者们宣扬自己的思想:“学者也是最能耐得住贫苦的一群人,在华夏有‘君子固穷’的说法。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大概是思想上实在是太富有了。”
“但是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希望学者能够不那么清贫。过于清贫的生活有的时候是一种财富,但更多的时候会让学者没办法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知识的获取中...这对于世界来说是一种损失!”
陈嫣一直很给学者面子,这番话更是说的敞亮又贴心!
说到底,这个世界上哪有完全不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呢?别人高看自己、认同自己,无论怎样都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呢,正常情况下谁也不会拒绝。
一时之间,不少罗马的顶尖学者都愿意去东方走一走、看一看——陈嫣亲自邀请的,当然是顶尖学者!这些顶尖学者原本就有愿意去东方的,但下定决心的还是太少,陈嫣就是在背后推了他们一把。
还有罗马的普通公民,他们也很喜欢陈嫣...其实他们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到陈嫣,绝大多数甚至从未见过陈嫣。之所以会有好感,原因也很简单,这是一个和自己民族同等文明的贵族,她喜欢自己的国家。
简单吗?确实简单!但是这就够了!
罗马公民当然是自豪于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这就好像是华夏人,有一个强国的重要人物说自己一直很喜欢华夏。只要说的这个人不是当面一套,背后却捅了华夏一刀,而且还被发现了,大家都会很喜欢这个人的。
如果这个人能够将自己的喜欢很明确地表现出来,做几件友好华夏的事,就能被称为‘华夏人民的老朋友’了。
民间声望绝对不会太坏。
然而,无论是哪些人的好感,到了谈判会场上也要暂时止步了。
陈嫣来罗马固然有玩儿的因素,但和罗马的谈判确实是她的重要任务之一。如果她没来也就算了,自然有人成为她的代理人和罗马这边会谈。而她来了,就得她把担子担起来。
哪怕是作为罗马人眼中的吉祥物...不然,她总不能谈判进行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到处玩儿吧。
所以谈判时间到了,她就开始了自己的繁忙生活...端坐在谈判现场,无论听到什么,全都微笑以对。
罗马人对她说的东西,绝大多数她都会不肯定也不否定,然后再在自己人的场合告诉负责谈判的人该做出什么样的坚持——某种程度上这加重了大家之前的猜测,那就是陈嫣确实是个吉祥物。
之所以这样,除了让罗马人对自己少些防备,也是陈嫣想要彼此之间没有那么‘直面’。
如果自己就是那个说话算话的人(实际上就是),那么罗马这边肯定会有人直接抛来一些要求的。直接答应,这不符合自己的利益,但直接回绝,这好像也不太好。这些日子她塑造的形象太过友好了,反而不适合这种事。
想想看人设崩塌的公众人物吧...多的是粉转黑。
陈嫣并不想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至少不要在这个关键时候发生在自己身上。说的严重一些,说不定会给她一直以来主导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带来很大影响。毕竟现在这方面的工作也才刚刚开始,可以说任何一点儿震荡都是难以承受的。
这场谈判持续了十多天,最终在两方都精疲力竭的时候结束...怎么说呢,虽说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大家总算达成了彼此都认可的结果,即使这个结果并不那么合心意。
只能说,大家都有妥协吧。不过这没什么可说的,这就是谈判的必然了。
这次的谈判结果被写成了契约,根据契约的内容,陈嫣的货物不再由各路大小商人分销,这项权力交给了罗马本身。当然,罗马本身也不可能卖货,所以货物会由一些人分割。
罗马的大贵族们借此渔利就很简单了。
他们有的自己就有商业能力,成为分销商很简单。有的并不在商业上有多少能力,就可以收其他商人的好处...在这件事上,大家都能简单地赚到钱。
合约的内容主要说明了陈嫣贩运到罗马的各种商品比例,特别是一些意义比较特别的商品,更是得好好讨论。相比之下,如镜子、香水之类的奢侈品,利润虽然惊人,却不值得特别进行规定,陈嫣愿意贩来多少就能贩来多少!至于罗马贵族们自己要怎么‘分赃’,那属于他们自己关起门来再讨论的事。
丝绸、糖、胡椒等等商品,罗马人都希望陈嫣能给出一个承诺,保证比较稳定的供应——准确的说,是稳定增长地供应!毕竟有眼睛的人都看的出来,这些受欢迎产品的需求是逐年扩大的。
一些人原本只用那么一点儿,但在习惯之后就会用更多(只要没有经济上的难处)。而形成风潮之后,原本并不消费这些的,也会渐渐消费...其实这就是培养市场了。
而除了贩卖过来的商品,陈嫣当然也希望从罗马得到一些商品。罗马的宝石、亚麻布、硝石等,全都是很好的货物,对于陈嫣的产业帝国来说也非常重要。
在这一谈判过程中,陈嫣没有想到的是,有一件商品会成为争论的核心焦点...那就是油脂。
陈嫣是真的没有想到,不是丝绸,不是糖...居然是油脂。
但后来转念一想,又觉得没问题啊!在这个时代,油脂其实就是非常重要的军工产品(民用当然有,但需要政府调节的只能是军工方面了)。
这个时候的军械,大到投石机这样的大型器械润滑,小到金属盔甲的保养,都需要油脂!可以说,养活军队这件事里,油脂的开销并不弱于粮草或者军饷等方面!但是大家经常注意到的却只是粮草和军饷,而忽略了油脂。
这可能和紧迫性有关,没有粮草是没办法养军的,人都要饿死了,再强调战斗力就很可笑了。军饷的问题次之,但在古代社会也很重要...熟悉古代军事的就会知道,古代军队虽然也有国家之类的信念支撑,但和现代军队还是差别很大的,不能拿现代军队的一些常识去思考古代军队。
比如近代历史上的很多人民军队,就可以不要军饷战斗,只要能保家卫国,只要能把侵略者赶出祖国,只要能实现心中的主义——这在古代社会几乎是不能想象的,即使极端情况下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