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第 565 章(1 / 2)
常灵依真的很懵, 胆战心惊地懵。
都已经做过女帝的人,会被人搞成这懵样,也是非常难得的。
估计也是因为她当过女帝, 在听懂魏源的暗示, 再看到手头都是些什么东西的时候, 她才会这样懵的。
但凡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女,只当皇帝表舅给她的书籍是惊世警言, 震耳发聩地看完,再满脑子都是世人皆醉我独醒,得到赏赐看清世界真谛罢了。
然而她当过女帝,看到这些书籍的第一时间, 想到的是, 将著书的人抓起来。
到底是监禁禁锢到将著书者肚子里的货全都掏出来再嘎了,还是直接嘎了, 有待商榷。
可以肯定的是,在女帝常灵依眼里, 写出这样天生反骨书籍的人, 不管能不能为她所用, 都是不能活的。
留着就是祸害
因此,捧着这些书籍,还被要求些读后感的常灵依, 第一想法就是,哪个刁民想害朕, 随之而来的才是,皇帝表舅脑子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这种一看就是反书禁书的东西,是她这种娇滴滴的小姑娘能看的
还写读后感
读后感落到纸上,就是罪证。
但凡以后谁看她不顺眼, 随便拿出一篇来,就是最低都是三族的事情。
人干的事
两辈子下来,其实都不太了解闻人阳修这人本质的常灵依,只能是战战兢兢地抱着这堆要命的书,去找她的师父,德妃孟欣彩询问。
有问题,找师父,这也是常灵依两辈子的习惯和经验了。
谁让上辈子,德妃孟欣彩是五大巨头中唯一活着陪伴她登帝,还一直给她指导的人呢。
至于五巨头是怎么去世的,上辈子只想做个后宫女人的常灵依是真的不知道。
应该说,真相只掌握在唯一长寿的德妃师父手中,常灵依五十八岁重生回来的时候,这位德太妃,还在悠哉地养老呢。
因为身世原因,常灵依从小就特会看人眼色,也就是循规蹈矩,不犯错。
上辈子不管是在太后的抚养下还是进后宫做皇帝表舅的女人,她都非常识时务有分寸。
特别是怀孕剩下大易唯一继承人后,她更是安心地在宫中做个不争不抢的小女人,人生目标就是养大坑儿子。
对外界的消息,从不主动获取,这就导致了,她只知道,太后和贤妃是在坑儿子三岁那年先后病逝的;
皇后则是在坑儿子五岁那年,匈奴再次南下,兄长遇难后自请上前线,拼着重伤砍杀掉了匈奴三位宗师级别高手,直捣黄龙,取得大胜,却没等到送到前线的太医救治,就重伤不治身亡了。
皇帝表舅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吐血昏迷,重病了三个月,差点没撑过来。
这期间,就是她的德妃师父和她,领着不到六岁才过半的儿子,端坐在朝堂之上,维持大易的稳定的。
那时候的常灵依和坑儿子,真的只是傀儡。
倒不是德妃揽权,而是为了怀孕、教养儿子,几乎是与世隔绝了七年的常灵依就是个废人,短时间是扶不起来。
直到皇帝表舅撑过来,身体康复了不少,才有了她和儿子一起听为帝之道的事。
开始,常灵依并没有察觉到,皇帝不仅在培养儿子,还在培养她,只当是生病皇帝想要和儿子玩,又怕儿子哭闹,才将她这个孩子她娘留在身边。
倘大的宫殿,儿子在陪父亲玩,她这个看孩子的无聊了,只能给批阅奏章政事的德妃娘娘打下手。
从一开始的奏章分类打下手,到帮忙批改不重要的奏章,到和皇帝表舅、德妃讨论政事。
等坑儿子过完九岁生日,常灵依已经能和德妃配合默契地在朝堂上忽悠文武百官了。
皇帝表舅的身体也终于撑不住,去了。
留给她们满门妇孺独苗宝贝男丁,和一个强敌环绕的大易江山。
一路和人斗,保住江山的常灵依,对任何想要造反的东西都无比厌恶。
所以,看到这些反书,她的第一想法就是将著者灭了。
倒不是常灵依小气,不愿意将这些能让人震耳发聩的思想世道真实广而传之,而是在她开始接触、执掌政事开始,给她添麻烦的,就是这些所谓的有识之士。
大易朝还处于人才举荐制度中,天下间,能识字的不多。
又识字又会写还懂些经略文献的,九成都是那些盘踞一方的世家的人,不然就是这些世家施恩培养出来的人。
要是上辈子,这些搞屎棍们,得到了她手上这些究极反书,她别说称帝了,就是护着坑儿子坐稳皇位都有问题。
那群觊觎大易皇朝名正言顺皇权的人,巴不得有借口将坑儿子、将她拉下来。
常灵依不自觉回想起上辈子她称帝前后,国都血流成河,满城尽是血腥味的日子。
为了稳固帝位,她开启的可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路,为了最后胜利,她几乎是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
得亏皇帝表舅留下来的兵力足够、暗地里的人手也足够,加上德妃师父和她在辅助坑儿子的时候,特别在意休养生息,稳住了基本盘的,站在了大义上,不然都支撑不住她这种杀伐果决,毫不留情的做法,恐怕那些别有心机的诸侯和世家都想反。
常灵依重生前,就是她一路稳定基本盘,一路废除封地藩王,快要全盘成功的时候。
她正期待着和德太妃师父一起对饮庆祝日子的到来呢,没想到睁眼闭眼间,就回到了十四岁,她人生的转折点。
可以肯定,她这辈子是真的不用入后宫,成为皇帝表舅的妃子了,但是这转折点转的方向,仿佛很有问题。
这是重生想多了的常灵依,紧张兮兮地捧着一堆禁书,到德妃的宫殿,找德妃师父提问解决问题时想到、并确定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德妃师父娘娘这里,就有一大堆类似的,相差不大的类似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