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路明非的改变(1)(2 / 2)
(就像承太郎,在大家眼中他是殴打老师的不良少年,但在妈妈眼里他是个温柔好孩子。承太郎:呀卡马西,你这婆娘!
对待路鸣泽,婶婶给的更多的是一种“慈母多败儿”式的溺爱;对于路明非,婶婶更多的是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没办法,路明非在之前的人生里实在是太衰了。
在物质生活上他其实过得并不差,最低也达到了中产家庭的水平。
他的问题更多的在于自卑,长期作为留守儿童,内在的精神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叔叔婶婶毕竟不能真的代替爸爸妈妈。
这就好比,你爸可以掏出皮带揍你,但你的亲戚不行。你住在亲戚家,你的亲戚更在意的是能不能给你的父母一个好交待。
中国式家长本来就喜欢打击式教育,喜欢拿一个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以为这样就能让孩子发愤图强。
只不过大部分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中被击垮了信心,开始摆烂,死猪不怕开水烫。
路明非越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婶婶就越是恨铁不成钢,能有好气才怪。
但小孩子是很敏感的,往往非常在意家长能不能一碗水端平。以路明非曾经那幼稚的视角,他就是被区别对待了,婶婶对他就是不公平。
所以他像个死小孩一样,心里憋着一口气,倔强地以各种形式和婶婶进行“软对抗”,表面顺从实则叛逆。
当一个人长大了,再回首少年时光,曾经的大多数想法都必然是幼稚的。
青春就是这么一个苦涩的过程,在挣扎中破茧,最终解放自己心灵,像蝴蝶一样飞向天空。
自己的父母已经人间蒸发很多年了,除了一个银行账户还在定期打钱以外,根本就没什么存在感。
真要比谁给他的关爱更多,那其实还是叔叔婶婶。
叔叔婶婶至少关心他能不能吃饱穿暖、有没有生病、在学校里有没有认真学习。
他们会在意自己高考的时候能不能考上好大学,要是考不上好大学能不能出国另谋出路……
父母呢?除了打钱还是打钱,就算再忙,也不至于连封信都寄不回来吧?
这种情况,要么是父母已经亡故了,银行只是按照协议继续打款;要么父母根本就是把他这个儿子给忘了,自己不是他们爱情的结晶,而是爱情的意外……
路明非以前也不是没半夜回家过,只不过每一次都是被婶婶魔音贯耳,根本没有心思去注意婶婶是否在担心自己。
现在路明非了解到了以往无从得知的真相,反而有些愧疚了。
死小孩就是这样的,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会换位思考。因此不管是处理和家人的关系,还是去和女孩子谈恋爱,都很难得到好结果。
意识到过往的错误,路明非决定去直面它——如果布加拉提他们还在身边,他们一定会支持自己这么做的吧?
“神之手·钢链手指!”
路明非重新回到楼道里,开始敲门。
来开门是婶婶,她穿着拖鞋,叉着腰,冷声质问:“你还知道回来?”
“对不起婶婶,我错了。让你们担心了,以后我不会再做这样的事。”路明非诚恳地道歉。
婶婶本来已经预备进行“河东狮吼”了,却没想到路明非这次居然转性了,一时间反而让她有点不适应。
“进来吧,肚子饿不饿?冰箱里还有牛奶和煮熟的鸡蛋。”婶婶没有发作,而是长舒了一口气。
毕竟,以往这种时候,路明非都是把头一缩,然后一声不吭,站在那里装死,想让人不高血压都难。
叔叔害怕路明非遇到什么事了,连忙询问具体情况。路明非如实作答,说自己在网吧不小心睡着了,并再次道歉。
两夫妇放下心来,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路明非早点休息。
家庭关系在无形中发生了微妙的转折,只因为路明非拥有了直面问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