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四章 察哈尔派遣兵团的挽歌(六)(1 / 2)
第二零四章察哈尔派遣兵团的挽歌(六)
本多政材少将的痛苦没有持续多久。
在这样高强度的炮火打击下,不要说是日军,就是比日军装备再好一点的部队也不行,原因很简单,再凶猛的野兽只要进了屠宰场,凶猛就成了刺激屠夫狂笑的乐趣。
炮群把日军密集的行军队形打散,三个旅的迫击炮、轻重机枪又把向四周运动的日军打得往一起靠拢,接受炮群的再次蹂躏。就这样,几个回合下来,本多政材和堤不夹贵悲哀地发现,再这样下去,部队就要打散建制了,覆灭就在须臾之间。
本多政材决心杀出一条血路,命令堤不夹贵率领堤支队残余部队为先头,全军集中攻击北边山梁,生死在此一举。
堤不夹贵接受命令后,从弹坑里爬起来,想把部队组织一下,向北边山梁冲击。这一组织部队,堤不夹贵忍不住就巴嘎、巴嘎地大骂,因为他的部队在炮击中竟然损失了一半兵力。
堤不夹贵是参加过日俄战争的老兵,战场经验丰富,骂归骂,心里却明白现在是在和死神赛跑,只有打开一个缺口,才能挽救部队。于是,亲自带队,朝北边山梁杀来。
后世电影电视上表现日军冲锋的镜头,基本上都是一大群日军端着刺刀向前密集冲锋,那是一种误导。日军是一支战术素养很高的部队,特别是日军的一些将军如冈村宁次等,都专门到欧洲考察过一次大战时德军为什么战败的原因,对战术研究很深,陆军大学课程上也是禁止集团密集冲锋的。
堤不夹贵的部队一进攻,防守左侧高地的教二旅部队马上就发现,日军冲锋队形竟然和自己训练时的假想敌的战术动作一致,都是几个人拖着一挺机枪,组成一个个战斗小组,借地形掩护,躲避八路军的火力,而且配合很好,交替掩护,攻击得很有章法。
本多政材之所以选择向北边山梁攻击,一个原因是北边山梁山势较缓,容易攻击得手,在这里打开通道后,就可以向晋北前进。另一个原因更主要,那就是本多政材观察后发现,防守北边山梁的部队,插的火把相对较少,火力没有其余三个方面密集。堤不夹贵部队的全力攻击,似乎印证了本多政材的判断,虽然堤不夹贵部队眼看着就要全部阵亡了,但防守的支那部队的火把线似乎在向后移动,防线有松动迹象。
本多政材抓住机会,拔出指挥刀,命令伤员留下阻击敌人,所有士兵一律拿起武器向北边山梁冲锋,一举突破敌人防线。
残存的日军全部攻向了北边山梁。
虽然炮弹不断落下,虽然北边山梁上防守的中国军队轻重机枪打得刮风一样,都阻止不住这群日本兵对逃出生天的渴望。他们的疲劳不见了,一个个象打了鸡血一样,嚎叫着、射击着,向北边山梁拥来。
似乎中国军队感觉到了北边山梁防线有可能突破,炮群集中轰击冲锋的日军,意图自然是想阻止日军突围。
北边山梁上的机枪火力和迫击炮火力越来越弱,本多政材认为,那是中国军队被皇军士兵精准射击击毙的太多,火力跟不上了、稀薄了,再加一把劲,就要冲出去了。
教二旅就是原来红七军团的12师,骨干部队就是警卫师时的警卫二团、十八团时的老二营,与教一师一样,是刘一民麾下精锐中的精锐、骨干中队骨干。教二旅的第四团,就是原来的警卫二团、红三十四团,装备训练都和王大湖率领的一团一摸一样。团长张民生、政委何克,都是跟随刘一民从湘江边一路杀过来红十八团勇士。他们故意示敌以弱,就是为了将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残余集中起来,吸引到阵地前消灭,免得有些鬼子趁夜色和山势溜掉。
可怜仅仅学了点孙子兵法皮毛的本多政材不知道,他面对的是一支什么部队,不要说知己知彼了,连对手的番号都不清楚,就敢挥军杀上前来,不死就没有天理了。
眼见山梁上中国军队的轻重机枪射击声越来越小,本多政材大喜,再次挥动指挥刀,所有残余的日军都发出了疯狂的吼声,不再做隐蔽的战术攻击动作,开始弯腰疾跑。因为他们都清楚,爬上山梁,就撕开了缺口,在夜色掩护下,中国军队再也拿他们没办法了。
幻想是美好的,当幻想被突然打破时,那就成了残酷。
本多政材突然发现,自己部队的面前,竟然横亘着一道做过伪装的战壕,此刻,躲在战壕里的中国士兵全部爬了起来,手里端的基本都是火器,火力的密度是本多政材平生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