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 2)
“父亲,我前几日偶然遇到了崔子磊崔先生,听说他不再在鸿鹏书院任教了。”
“哦。”夏侯松原立刻感兴趣起来。
“他中秋之后,要调任中州学政。”
“果然如我所料,官家的书院不过是他离开翰林院调任实缺的一个跳板。”
“父亲,翰林院不是很好吗?从修编,修撰开始,若做了侍讲也很不错。今科的主考官,不就是太子的侍讲,我听若竹说,今科进士,就会是太子门人了。”
夏侯松原皱起眉头,思考着,“如雨,你是女人,不懂我也不会说你,不过,什么太子门人,千万不要多说。”
“是,父亲。不过,为什么呢?”
“就像你说了,既然在翰林院不错,为什么崔首辅的儿子不好好在翰林院,而是先去鸿鹏书院做先生,再外放去中州?皇子侍讲,不是很好吗?那崔子磊是难得的高官子弟考中进士,太子同他差不多年纪,做太子伴读不是更好?为什么崔恒不这样安排呢?”
我看看周围,只有我和夏侯松原在房中,也没有其他的伺候之人,“崔首辅,是察觉到什么了?”
夏侯松原笑了,“此处就你我二人。我也觉得崔恒是有什么想法。你看太子已经年近三十,又是皇后所出,皇帝自然不会有什么想法。但是,朝中的权势,可是宁王和康王最大,尤其宁王,工部,户部,都是他的门人,康王虽然只有一个刑部,但是,皇上的宠妃宜妃的哥哥便在刑部任职。要知道,皇上之所以宠信你的师父永康公主,也是因为他们不但是一奶同胞的兄妹,关键是,永康公主在当初圣上即位之时,立了大功。”
我隐约听过这些皇家旧事,但是,我只觉得太危险,不想沾边。那么太子已经不小了,皇上还是盛年,太子党这个事情,可不好玩。我脑子忽然想到了南粤王的青山院,他部署了那么多地方的密探,也不过是为了自保,南粤偏远,以刘畅的兵力,造反是万万不可能的,但是,打听京都消息,在政变的时候,站稳脚跟,跟对主子,保持南粤王的封地,才是最重要的。
见我一脸吃惊,又不作声,夏侯松原非常满意,“你嫁入吉祥号,他赵家就是依附于宁王的皇商,赵鸾就算考中,也不可能是太子党,就像你二哥,他的户部尚书的女婿,怎么能自诩是太子门人?”
“原来如此。但是,我的永康公主的弟子,外面的人会觉得,我是哪家的?”
“自然的皇上的人,就像崔恒,他是首辅大臣,又与今上从小一起读书,他们的师承就是你师父妙清夫人的父亲袁申老先生。他不入仕,是因为,他的前朝的名士,先皇当初是前朝的驸马,前朝皇室式微,他夺了皇位,对外说的禅让。”
“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些,好像书中也没有。”
“这种事情,哪里可以有书籍记载,史书如何记载,就看当朝的史官怎么写了。旧事不提,无论永康公主还是妙清夫人,都是今上的至爱亲朋。你运气很好,拜入了她们门下,而是,她们都是女流之辈,又都无后,所以,才得今上的宠信。”
“无后,原来如此。”我点点头,不错,妙清夫人和永康公主都没有后代,所以,皇上不必担心她们为了子孙而有私心。
“崔恒到底在想什么,他把儿子从翰林院调出来,看似给儿子去个实缺求财,学政也没什么油水,离开中枢,调去外省,而中州又不太远,容易出政绩,三年考绩应该会优秀。”夏侯松原喃喃自语着,“难道近三五年,朝中会有大事发生?”
我静静的看着夏侯松原,等着他想出其中关键,只见他皱着眉头,怎么都想不出。“父亲,崔子磊调任中州,你为什么不知道?”
“不错,中州学政是五品官,按理说我应该知道,不过,之前家中喜事不断,我告假了半个月,可能就是那段时间,调任的,所以我不知道。”夏侯松原似乎得到了一点线索,“难道是故意选我不在的时候?”
“不至于吧,首辅大臣行事,应该不会去想吏部的人怎么看这个。而且,一个五六品官员的调任,不至于。”
“不错,崔子磊本来是六品,他在书院的考绩很好,就要升任五品官,也许只是京中没有五品官员的虚职了,所以,才选了中州学政这个位置。崔子磊进士出身,将来定然是在礼部或者翰林院里面高升,到中州这样重要的地方上历练三年,也是可能的。”
“是,可能是多虑了,崔先生说,他儿女全部都留在京都,他孤身前往中州屡任。”
“嗯,那是我想多了,可能确实只是用实缺充实履历而已。”夏侯松原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