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溟波观澜(1 / 2)
大沽口炮台雄踞在海河入海口处的南岸,是一个近三层楼高的圆形夯土堆,四周着将近一人高的蒿草,看来是荒废很久了。海浪一浪赶着一浪地拍打在炮台基座,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赵文国和吴敏若下了大道,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过一片盐碱地,把自行车放到一边,二人携手揽腕,拨开杂草,顺着一条很长的坡道登上了炮台。炮台上面,几尊硕大的铁炮静静地趴在垛口上。
吴敏若心中畅然,像个小女孩似的在炮台上又蹦又跳,一蹦就窜上了炮台的基座,坐在了一尊铁炮的上面。
文国随后也骑上了铁炮,挽着敏若的双手,俯瞰碧波:“这座炮台自古便有神京要塞之称,当时一共有五座,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个字命名。三十年多前的《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削平炮台,目的是为了弱化中国的国防力量,所以除了咱们所在的海字号炮台,其它的都拆除了!”
“八国联军也太欺负人了?到别人家抢掠,还要求别人把院墙拆了,真是岂有此理!”敏若忿忿道。
文国用力拍了拍混铁铸就的铁炮说:“你看,这可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德国克虏伯大炮,当时的清朝军队,使用的都是世界最先进武器,可还是败了,为什么?”
“制度和理念的落后!”
“你说的很对!如果不从思想上与时俱进,再坚固的堡垒也会被攻破”他的语调坚毅而又稳健,有种摄人心魄的力量。
吴敏若托着腮,静静地听着赵文国充满感情的说话,她的心里就像一浪浪的海涛相似,在心中激荡起阵阵波澜。她的身子不自觉地往他身旁靠了靠,极目四望,碧波荡漾。
敏若闭上了眼,深深吸了一大口空气,慢慢睁开眼,缓缓地将起一吐而出,道:“整天笼罩在都市的喧嚣中,这么美的风景,竟然没人知道,真是可惜啊!”
文国笑道:“怎么没人知道?咱们津门八景之一的暝波浴日就是指的这啊,在海边观日出,多么雄浑,多么壮阔!”
敏若问:“是不是还有一种说法,叫海门夜月?”
文国道:“你说得对极了,这两个景色都是指这里,前者是清朝的说法,而你说的,是明朝的景色。”
“那你说,溟波浴日和海门夜月,哪个更好看?‘海门东望极空明,万里沧波天一色,水晶宫浸鱼龙冷,不用扁舟泛寥廓,月里山河影乍晴。数声灵籁夜三更。白玉城高鹳鹤轻。已着奇绝冠平生。’我倒是觉得,海门夜月,更有浪漫的意境呢!”
赵文国思片刻说道:“日出给人力量,让人充满对未来的向往;而月升给人浪漫,让人充满对生活的美好畅想。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妙!”
“哎!快看快看!”敏若用力捅了捅赵文国,大叫着朝远方指去。只见远处天际线泛起一阵鱼肚白,海面渐渐地泛起光亮来。不一会儿,一轮彤彤红日缓缓地从海平线升起,霞光万道瑞彩千条,万道朝霞将海面和天空披上了一层华丽的红纱。
“真美啊!”
赵文国用力搂了搂吴敏若的肩膀,静静地望着浩瀚的海面。
敏若突然想起了什么,赶快从包里掏出一个德国进口的1929年新款徕卡照相机。对着喷薄而出的太阳连按快门。
“来!文国,你也拍一张!”
“等我摆个pose!”说罢他跳上一口巨炮,双手抱膝坐在炮筒上,头微微像左前倾,面带微笑,“ok!”
“一二三!”敏若连按快门,文国随着敏若的手势不断变换着姿势,不一会就拍了三张。
敏若凑到他身边,过来要拍张合影。
文国道:“谁给咱拍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