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静园劝谏(2 / 2)
赵文国看他几眼也想起来了。那天正是敏若带着他到吴公馆做客,进门时碰见了他正从屋里出来:“你是……”
这人冲他一笑,笑中带着狡猾:“鄙人野村武洋,大日本皇军天津驻屯军参谋!”随后像他伸手打算握手。
赵文国一听大日本皇军几个字,脸上不禁泛起一阵嫌恶。
“对不起,我解完大便,没洗手!”随后把头扭到一边,不想和他握手。
野村看出来他表情上的变化,看出他讨厌日本人,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变成了狰狞,尴尬地把手收了回来。
这时溥仪走出书房,看到这尴尬的场景,轻声咳嗽一声。野村这才鞠了个躬,告辞走了。溥仪把他引到书房,仆人起茶倒水之后,他们讨论到历朝兴衰这个话题时,赵文国问溥仪:“历朝的末代皇帝,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而后人一谈到他们,便把亡国罪名扣到他们身上,着实太冤枉了!一个王朝,由盛转衰都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积重难返,并非一人之过,等到最后各种社会问题集中爆发,正好让倒霉蛋儿给赶上了,于是他们就成了替罪的羔羊!”
溥仪叹了口气:“贤弟,你说的是何其正确!实话不瞒你说,我何尝不想有一番作为?光复大清的祖宗基业江山社稷。可天不遂人愿啊!只能蜗居在这租界之中,静观其变!”
文国道:“这么说,您还是想复兴大清江山喽?”
溥仪肯定地点点头。
赵文国听罢,不置可否地摇摇头。
溥仪看他有些疑惑道:“怎么?你认为朕说的不对?”
赵文国沉吟一会说:“有几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但又不吐不快。”
“但说无妨!”
“你看,历代的末代皇帝很多下场凄惨,反而您能安稳地在天津继续当寓公,这是为什么?武昌暴动后,隆裕太后签订了退位诏书,使得国家政权平稳过渡,避免百姓遭受一场涂炭之苦。也正因为此,民国成立后,孙总理用‘五族共和’替代了‘驱除鞑虏’的口号。想当年惨死在八旗铁骑之下的汉人不只有几千万,可谁也没再追究您的责任。为什么?这是因为清朝纵有千般不对,但在维护民族统一和国家主权方面是有功劳的。”
溥仪听了沉默不语。文国喝了口茶继续道:“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现在民智已开,中国已经逐步迈入现代文明,虽然这个过程会充满艰辛,可终究不可能再倒退回帝制时代了。如果谁要逆历史潮流而动,那他也得不到民众的支持。”
溥仪听了神情有些不悦:“要照你这么说,我就真得做个亡国之君了?你看英吉利和日本,不也保留了皇室吗?”
赵文国正色道:“每个国家的国情和经济基础不同,而且时代是不断向前演进的,不能一概而论。大清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中国已经没有了复辟帝制的土壤,民主已是深入人心。君不见,现在的三岁孩童,都能清楚地说出三民主义是哪“三民”——民族、民权、民生主义。我倒是认为,您做个普通公民,尽好自己为国家为民族的义务,远比当什么复辟当皇帝现实地多,倘若得到国民的认可,将来国民政府之中由您一席也不是不可能。我诚心诚意地希望你能够三思而行!不要被错误的观点所迷惑啊!”
赵文国告辞之后,溥仪坐在雕花太师椅之上,手里无力地把玩着从宫里带出来的翡翠扳指儿,两眼呆愣愣地看着,良久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