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义务筑路队(1 / 2)
龚望宾说道:“最近我们崇化学会正在搞一个关于天津民间寺庙的社会调查,统计民间有多少庙宇道观,分析背后蕴藏着的宗教现象。”
“哦?这个调查有意思的很呐,”文国一听来了兴趣:“天津在前清那时便是废庙兴学的试验区,从清末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弄得本市寺庙十不存一,将来可能消失的更多,这个活动是挖掘城市历史的好事啊!”
文国说着,从抽屉里抽出一个小厚本,在龚作家眼前一晃道:“这是我这两年做的关于天津历史的笔记,”随后翻到夹着书签的一页道:“这是我从府县志和《保甲图》里抄录的天津寺庙道观的名录,总数将近六百座。虽然可能有遗漏的,但也算挺全了。”
“太棒了!赵兄你整理的这些内容对我们的调研大有裨益啊!不知赵兄可否割爱借我抄录一遍?”
“需要有个条件,”赵文国用眼神一指那本《佛学研究十八篇》:“也请龚兄把这本书借我看几天,时间不会太久,只要一个月必当奉还。”
“还只要一个月?我从图书馆借出来已经半个月了,只能再借你十五天,过期我就得掏滞纳金了,一天三毛钱啊!”龚望宾为难地说道。
“嗯!那就半个月,咱说定了!哦!现在已经到饭口了,估计再晚点就抢不上饭了,你要不忙跟我们去食堂吃罢,请你吃我们这的特色菜麻辣鸡丁!”
1931年3月28号是个周日,我耀社在北宁公园畅观楼召开扩大会议,经过表决,选出赵文国为社长,副社长为蔡令铨和张俊卿。吴敏若担任秘书长,李俊文出任理事长。下设两个小组:学习互助组和社会活动组。分别由李俊文、龚望宾出任组长。
吴敏若认为,我耀社虽然是汇文中学和中西女子中学的内部学生社团,但也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应该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究竟组织什么活动,大家七嘴八舌一时没了主意。吴敏若发现这几天学校旁边南门外大街上修路正忙,每日来来往往的轧道机来回穿梭,工人们运石料倒土非常忙碌。原来南门外大街一直是城区通往南乡的必经之路,可一直还是土路,风天扬沙,雨天泥泞,来往车辆行人苦不堪言,于是把意见反映给了市政府。
于是社会局工程科专门组织工人来铺设沥青路面。吴敏若提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如组织一次义务筑路活动,既可以为社会服务,方便同学上下学,也可以增强体魄。大家听了一致称好。可蔡令铨疑惑地问道:“马路这么长,光咱们这十几号人,得修到什么时候啊?”
赵文国道:“众人拾柴火焰高,光靠咱几个肯定没戏,还得靠学校帮忙。再说,咱们只承包其中的一小段,不就行了吗。”
于是吴敏若和蔡令铨作为谈判代表分别和社会局与校长商谈此事。女生出面好说话,各方面很快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在转个星期的周末,汇文中西两所学校便牵头社会局组织了一次学生筑路义务劳动。在我耀社成员的感召下,不少高二和高三不少同学也自愿加入筑路队,总人数将近百人。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为社会服务时也要以学业为重。校长规定大家每周日劳动一天,按工期计算可以在两周之内完工。工程科也给他们划定了义务筑路的范围——以荣安和南门外大街交口为中心,南北四百米,东西十五米。
人数既多,就要分工明确,赵文国被任命为工头,张俊卿、李俊文为小组长,带领同学配合工人施工;吴阶平和蔡国英负责现场监督工程质量。吴敏若和蔡令铨等女士组成了后勤保障组,负责食品保供。
大家在熟悉了铺设路面的流程之后,立即率队投入施工。一时间南门外大街沸反盈天,男生们推着小推车一趟接着一趟地把碎石子和工程土运到工地,不少同学平时静坐书斋,没干过体力活,不一会就累得四脖子汗流。大伙索性把上衣脱掉,甩开膀子加油干。
把材料运输完毕后,紧接着就是基层清理,把路面清理干净,撒上一层细沙。在工人们喷完洒粘层油之后,大伙把碎石子加矿粉作填充料,按比例配合工人们倒入沥青加热搅拌,铺设底层沥青和面层沥青。
女生们也替换下了旗袍高跟鞋,换上了运动装和球鞋。胳膊上挎着小竹篮,篮子里面满是食物和饮用水,把食物分发给筑路的同学们和工人。由于大家平时刷笔杆子,没干过这些活,有的人毛手毛脚,经常出错。有的人看见滚烫的沥青,吓得畏手畏脚,生怕被沥青烫着。
令铨不满意地对俊卿说:“你看看你们男生,干活这么磨蹭,这活我们女生都能干!”
张俊卿不服气地说道:“好啊,那咱来个男女竞赛。看谁干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