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一支专业火器部队。(1 / 2)
其实也不能全怪富商们,只能说海外贸易实在是太赚了,海外真的只有“未曾开化”的蛮夷吗?绝非如此。
海外有无数黄金、白银,举个例子,那个地处偏僻的澳大利亚有着博丁顿金矿,年产量上万吨,玻利维亚的波托西银都矿的年产出量占据全世界的一半。
往南,南非更是有着大大小小的金银铜铁煤矿,分布极广,数量极多。
再者,从粮食角度出发,南洋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
能够做到一年两熟,在不同的大陆上更是有着无数奇特的植物,它们数量广泛,容易生长,年产量极高,每年可达五千斤。
海外贸易有太多可选择的,又有太大的利润,海外许多国家虽体量小,没有中原大,但胜在数量多,资源丰富,可以较大程度满足对中原商品的消费。
神迹中的画面,跨越了无尽海洋来到欧洲,那里的贵族掌握大量财富,同时极度渴望东方的商品。
尚且不从海外贸易的获利上讲起,从国家稳定上看,不先一步占据海洋力量,大力发展水兵,难道要等别人发展出强大的海军后被肆意打压吗?
你不去发展,总有人会去发展,形势比人强的时候,又能拿什么守护自己的国家?
画面中的中原战火纷飞,百姓仓皇逃窜,硝烟弥漫,民不聊生,往日的繁华。
过去的辉煌统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高在上的异族人,举着长管状的物体,在这片土地上肆意妄为。
-----------------
明朝,洪武十三年。
看到神迹跨越海洋,抵达彼岸后那无尽的金色,数不清的财富,朱元璋眼冒金光、心潮澎湃,这不怪他,不止是他,在场所有人都难以自拔,更有甚者已经开始颤抖了起来。
虽说他们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可人只要还活着,就免不了需要钱财,什么是钱财,海洋就是财富啊!每年都有上万吨!
随着神迹的变换,朱元璋还是没能坐得住,他看到了“五千斤”三个字,作为农民出身的他很清楚这个数字代表的含义,这是任何一个农民一生都不敢幻想的数字。
“再加上一年两熟的土地”,朱元璋已经开始喃喃自语了,所有人也随之放飞想象,那是无穷的粮食啊。
未来那是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无人挨饿,无人冻伤,而造就这样盛世的人必将留名千古!
朱元璋最后拍板定下了结果:“从今日起,出海放在第一位,要把所有方向的海洋都搞清楚,这是上天赐福我中原,万万不可失了这等先机,明日,不,现在就让工部开始负责船的制造,精益求精,要争取再有突破!”
-----------------
明朝,永乐十六年。
此时的朱棣已经发展了一定的水军,当即大手一挥,调动了全部船只,先去离的比较近的倭国,并多派些文人去教化他们,从而打上大明藩属国的印记,这种文化上的入侵断然是无法消除的!
朱棣心里也在计算着,明年郑和就会回来,以他的经验,再加上这两年全力发展船只,由他负责带人去南方,自己也放心。
朱炽高显然想到了:“父皇,如今郑和尚未回归,即便他回来,我们也难以古今倭国和南方,不如再培养一批海军?帅选更多的海上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