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你戴上才好看,贵重才配你(2 / 2)
刘荣在孝文皇帝时代,仅仅是长子而已,虽然受人注目,但孝文帝和薄太后十余年来都没流露出要他做未来太子的想法。
大家都很期待薄皇后有所作为,结果到薄太后去世,想出那么多花样,薄皇后这一脉也没翻出水花来。
而刘启本身,也没特别看中这个长子,否则太子之位不会空了这么多年,要不是梁王刘武的皇太弟放出来竞争,他还会在众多儿子中多挑选几年的。
能这么挑,就说明长子不是他心中最佳人选。
而窦家的女儿本也不多,窦太后根本就没想往太子妃的位置上安置窦家的人。
否则想想,在吕太后一朝,太子妃的人选是不是来自吕家?
薄太后时代,太子妃不也是出自薄家么?
为何到了自己做太后,看不上这个太子妃位?看不上刘荣而已。
要知道,窦家的侄孙女窦绾仅比阿娇小两岁而已。
窦太后虽然一直生活在黑暗里,但在安静的世界里早就练就了超常的听力和冷静的分辨力,能在众多纷纭的权力线索里辨得出未来权势的走向。
即便刘启现在与自己在争夺储君位上占了上风,她也不怕,已隐隐嗅到将来翻盘的机会,刘荣不足虑,但窦家的力量必须要壮大。
作为承认刘荣作为太子的交换条件,她趁机向刘启提出,让窦婴进入三公之位。
刘启与东宫交锋多次,早就练出足够平衡前朝和后宫各种权势的能力,可以给窦家足够的颜面和威望,但拒绝窦家人进入前朝三公之列。
三公是作为对手与皇帝共治天下的,两者既充满竞争又要合作。
以前东宫的小东朝,经常在皇帝与前朝对立时,充当调停方,有时偏于前朝,有时偏于皇帝,毕竟长信殿与未央宫是亲母子关系。
小东朝在面临前朝大臣告状时,不管揉搓了谁再塞俩枣,都不会让事态脱轨。
但现在,若让窦婴掌握了前朝,这一家子要是合谋起来,东宫便与前朝串通,就能让自己处于弱势,然后掌握自己驾崩之后的事了。
所以刘启坚决抵制了窦婴。
但为了让东宫和窦家支持自己所立的太子——刘荣即便不是自己最理想的太子,毕竟也是自己的儿子,总比让自己的弟弟将来接手自己的江山,让自己心里痛快吧!
刘启想出的折中之法,是让窦婴出任太傅,做太子的老师。
三公之位,继续与窦家无缘。
这种做法,让窦太后表面上说不出什么来,心里却恨得牙痒痒,痛骂逆子,防窦家就像防狼似的,就怕窦家起来妨碍了你!
但太傅这个职位,其实也不低,想当然的参照就是刘启本身的老师晁错。
晁错虽实为太子的老师,但却是从太子家令这种小吏做起的,一直到学生登基,都没混上“太傅”的名号,却凭着与刘启多年的师生情谊,在官场上如流星般官运暴升。
做了两年的内史后,就直接进阶三公,让所有在前朝按部就班等晋升的大臣都恨得牙痒痒。
这也是大家后来趁七国之乱时,合力弄死他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