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挖墙脚学”(1 / 2)
“全职引进一名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级别的高层次人才?”何兴华脸上的笑容顿时垮了下来。他是人事处长,最知道其中的难度,于是看着徐生洲的脸色字斟句酌地商议道,“领导,就凭咱们学校这名头,想挖个国家杰青、长江学者过来,恐怕是难了点吧?”
何止是难了点,就算直接砸个三五百万、请他们来当副校长,估计人家都不稀罕!
徐生洲笑道:“何处长听说过‘猪跑学’吗?”
“嗯?”何兴华顿时满脸黑人问号。
徐生洲解释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启功先生带研究生,苦于那时候的学生被时代耽搁,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基本功太差,很多文化常识都不知道,又没有现在摆渡、必乎这样的网络平台给出解答。于是他就为学生们开了一门课,没有固定的范围和教材,就像聊天一样,说到哪儿是哪儿,但核心是古代的文史常识,他自嘲这门课叫‘猪跑学’,即所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换句话来解释就是,你没读过古代文化典籍,没有真正尝过猪肉的味道;可我吃过,就给你们描述一下,让你们看看猪跑,至少以后不会闹出尧舜是一个人、澹台灭明是两个人这样的笑话。”
陶文霞道:“这内容就相当于王力的那本《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徐生洲点点头,又摇了摇头:“两者虽有重合的部分,但还不太一样。《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典章制度多一些,而‘猪跑学’更多是古代家庭教育(‘庭训’、私塾教育(‘耳提面命’、师徒传授(‘口耳相授’等的综合。古代很多知识是不写在书本上的,要靠这种私底下的熏陶、授受、谈话才能知道。比如说大战三百回合的‘回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卖官鬻爵的‘鬻爵’,又是怎么一回事?不接受这样的耳濡目染,你对很多知识点了解就不深,甚至会闹笑话。古人所说‘家学渊源’,就是指的这些。”
陶文霞点赞道:“徐校长真是学识渊博!”
“渊博什么呀!就是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碰巧听过中文系的这么个讲座,说得还算有趣,就记了下来,跟你们显摆显摆。”徐生洲主动爆了自己的黑料,然后对何兴华说道,“有‘猪跑学’,也就可以有‘挖墙脚学’。虽然文雅一点的说法叫‘人才引进’,但远不如‘挖墙脚’三个字来得形象,既可以生动地描绘出挖人者的小心翼翼、用心险恶,也能看出被挖者的损失惨重、严重危害。作为人事处长,你可要好好琢磨一下‘挖墙脚学’的奥义。”
何兴华脑袋一时间转不过弯来,不晓得为什么徐生洲突然从高层次人才引进拐到了“猪跑学”上,又从“猪跑学”怎么又迂回到了“挖墙脚学”上,究竟是校长的心眼比安倍还多,还是自己脑洞不如肯尼迪大?但徐生洲没有给他太多的思考时间,就和黄高华叙旧去了,丢下他在那里发呆。
好在“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何兴华还是懂的。他怏怏不乐地回到人事处办公室,就吩咐副手莫晓彤道:“叫大家都过来,我们开个会,徐校长给我们布置了几个任务。”
人事处的人不多,但也有四五个人。何兴华先说了今后招聘教职工可以适当放宽到985、211学校全日制硕士的事,大家都波澜不惊。招人嘛,条件、待遇都是领导定的,就像钓鱼似的,鱼竿、鱼饵、钓位都给你限定死了,钓不钓到鱼,跟你有多大关系?
何兴华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接着说道:“徐校长说,人事处要好好琢磨一下‘挖墙脚学’所蕴含的道理。‘挖墙脚’好理解,就是去别的单位挖人嘛,但要上升到‘挖墙脚学’的高度,就要开动脑筋好好想想了。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众人都面面相觑,办公室内一时间有些冷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