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潜龙在渊(2 / 2)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东西,自然光下的瓷器,表面反射出幽幽荧光,圣洁精致白润无瑕,完全和脏兮兮的泥巴联想不到一块,但奇迹就这么出现了。
所有在场的人,不但觉得这是奇迹,更加认为这是神迹。
不知从谁开始,劳工们一个个跪了下来,随后工匠们也跟着跪了一地。
“天佑唐国,神物降临。国君万岁,唐国万岁。”
“天佑唐国,神物降临。国君万岁,唐国万岁。”
“天佑唐国,神物降临。国君万岁,唐国万岁。”
“天佑唐国,神物降临。国君万岁,唐国万岁。”
从这一天起,李昊不但是唐国国君,还多了个神的身份。而且,此言越传越烈,越传越远。故事传到最后,李昊甚至成了天神转世,为了拯救百姓下凡而来,还带来了天神使用的神器,让李昊有些苦笑不得。
其实不怪古人愚昧,根本在于对世界认知的问题,不理解的事情只能神化,统治者为了便于统治也会推波助澜。
三皇五帝时期,不管是部落图腾,还是重大事迹皆有神化痕迹。
黄帝是被彻底神化的人物,黄帝是有熊氏,传说更是化身为龙白日飞升。
夏朝始祖鲧是黄帝之后,夏朝为了宣示自己的正统性,更是演化出了一个体系。传说鲧、禹治水时曾化身为熊,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用刀割开里面出现一条黄龙,而这黄龙象征着禹的正统身份。
商朝的图腾是玄鸟,一直以玄鸟后裔自居。商朝的始祖是契,契的母亲是有娀氏,曾曰有娀氏看到玄鸟下蛋,因此怀孕生了契,所以契成了商的首领建立了商朝。
周朝则以凤鸣岐山宣导统治的正统性,岐山是周朝发源地,凤凰是瑞兽祥鸟。因为凤凰来到岐山鸣叫,所以周朝被上天承认,周伐商更是上天之意。
一个小插曲,倒让李昊生出一些灵感,一时理不清头绪,暂时放到了一边。
有了第一窑成果,李昊带着大家分析了七件瓷器的特点,从练泥手法,陶泥软硬,胎体薄厚,器型结构,温度掌控等方面总结了经验。
后面又陆续试烧了两窑,可能是大家拉胚越来越熟练,泥胚厚薄越来越均匀,火候控制也越来越纯熟,成窑率在稳步提升,第三窑甚至出了三十多件成品,成窑率达到了百分之十。
这条路走通,李昊也松了口气,后面无非就是增加熟练度而已。随后,李昊开始着手烧制各种瓷器样品,茶具、笔洗、花瓶、盆碗等等。有了这些样品,工匠们以后照着烧就行了。所有样品瓷器全部烧出来,将近用了半个月时间。
后面一个星期,李昊开始整理烧瓷工序,同时把制釉,釉料颜色调配,上釉方法等教给张章几人。
时间过去两个月,纸张已开始大量出产。这可不是莱芜小院里的小打小闹,纸坊当初招工五百人,如今产量很可观。
李昊调来一批文房四宝,让工匠们使用,还教授了一些花鸟虫鱼的简单画法,以及一些名诗名言汇集成册传给了张章几人。这批人工序熟练后,窑厂就可以扩建了。至于以后能烧出什么样的瓷器,全靠这几人自己摸索传承。
窑厂事毕,李昊还不能离开。此处还有个宝贝,让李昊魂牵梦绕,那就是制造水泥。若不是窑厂牵扯精力,他早就开始行动了。
水泥成分主要是石灰石、粘土和铁矿粉。其中铁矿粉比例很低,只有千分之五,粘土则是百分之十左右。李昊有一哥们就做水泥生意,恰好了解一些这方面知识。这里铁矿储量暂时不知道大小,但是做水泥肯定是够了。
两个月来,唐国内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但文房四宝和细盐开始大量出产,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各国流民蜂拥而至。
唐国有育婴政策,所以人口普查很顺利。人们争相去县府登记,生怕自己没上户籍,享受不到育婴政策的粮食补贴,如今排查早已结束。
唐国总人口三十二万人,但是两个月时间,唐国接收了十三万流民,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县府登记造册,凡是来唐流民,全部颁发唐国户籍,享有唐国百姓待遇,并且做了安排规划,另外提供务工机会换取粮食。
像文房四宝四厂扩建,海边盐场、船厂、茶厂、港口、如今的窑厂、未来的水泥厂,全都需要大量人手。
而有了水泥后,唐国的国都扩建,修路计划也终于被提上日程,工人根本不嫌多。另外,唐国虽然水系发达,但有些内河并不联通,为了发挥郑和宝船的价值,他还有修水挖渠的河道网计划。别说十几万人,就算再有百万流民,唐国也能消化。
郑山带着工匠和数万劳工赶到庙山,瞬间把这里变得热火朝天。盖房的盖房,挖矿的挖矿,采石的采石,建工坊的建工坊,大家情绪都很高涨。当然,后勤保障也不会少,只是粮食就运来了千万斤。
李昊挑了几个工部工匠,用了几天时间,终于把水泥制造了出来。可惜,因为没有大型机械,生产方式太过原始,生产效率很低,只能用人数来补足。
水泥制造出来时,李昊也收到了系统提示,成就点增加了五万。第一窑瓷器出窑时,李昊同样得到了五万成就点。不过,李昊认为系统有些不公平,发明造纸给了十万成就点,瓷器和水泥才给了五万。
瓷器在现代也是生活必需品,更是用到了航天航空等诸多领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完全不亚于造纸。而水泥也一样,建筑修路等应用广泛,价值同样很大。
只是可惜,如今成就点攒了不少,但李昊心心念念的炼钢工艺,除了第一次惊鸿一瞥外,五个月以来再没刷出过。
水泥厂慢慢步入正轨,窑厂也日新月异,李昊离开郯城三个月,终于踏上了返程之路。
唐国的核心战略布局,早已准备妥当,就等他回去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