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激战(1 / 2)
“爷,南边来的信。”
来荤将一封急信送来时,贾珣正乘船观察地势。
“壮实了不少,可见用功了。”
来荤挠头笑道:“关大爷虽不收我,要求却严格得很,我不敢偷懒。”
贾珣迅速看了遍信的内容。
是王虚发的信件,发出的时间已经过了快十天了。
信上说:南方的工厂受到冲击,也没组织起太大的抵抗,他们的内部流通体系太单薄,不论是原料市场还是产品市场,都被拿捏了。
工厂当然还是要办,但是谁来办,就有讲究了,海当然要继续开,港口归谁管着,也有得争夺。
其中提到了一件事却引起贾珣的注意,在江西爆发了一场大乱,贼势席卷全境,除了省城之外,皆有波及,这些工厂没有受到破坏,反而被利用了起来,但缺粮的问题依然困扰着贼军。
阔人招揽一批亲近的仆人,这些仆人在流民面前又成了阔人,当还有他可以瞧不起的人,他们便不会彻底背叛。
但这个平衡并不总能把握好,以至于总有守财而死,众叛亲离的豪贵之族。
而这股贼人,被特别标明了,‘红巾’二字。
看毕,从江面上浮来一艘快船。
见谢裕安带着喜色从对面船上跳过来,贾珣问:“说吧,什么好消息?”
“找到了,从南边来的。”
“南边?怎么会从南边来。”
“这些人为了隐蔽的确用了心,但有意去找的时候,还是很明显,体格明显强于长期耕作的农民,加上一些联络信号,基本可以确定。”
贾珣捋了捋思路,又问:“是大同方向的兵马吗?”
谢裕安道:“有,但应该不止,至少有两拨相互不认识的人。”
“越来越有意思了。”
见贾珣忽然又思考起来,几人没敢再出声。
“这些人的位置,在中间吗?”
贾珣忽然发问,谢裕安楞了一下,问道:“什么中间?”
“营地和工厂中间。”
“是的,怎么了?哦,原来这样。”
两人对视一眼。
谢裕安道:“围点打援,如果昨夜果然出兵,或许会被伏击。”
贾珣问:“能推测出,大概多少可战之兵吗?”
谢裕安道:“应该不会超过五千人,应该更少,要想有组织地混在人群之中,还要不泄露,一定是亲兵才能做到,一个边军指挥使级别的将领,能养一二千亲兵已经很难了。”
“怎么发现他们的?”
谢裕安道:“他们很有纪律,难民虽然没有意识到他们存在,但已经自动围绕在他们身边了。”
“兵器呢?”
“目前没有,但是我发现了京营的人和他们联系,公子,应该没错了,伪装成贼匪暴乱攻击军队,一旦得胜,没了制衡的力量,证据便可以随后补上,大不了,再推一个刀兵库的管事来,这是惯用的手段。”
贾珣仍没决定,问:“东边的那两支新军呢?”
“目前还无恙。”
“行,今晚就行动,让工厂多派几支求援的队伍来,不要怕收缩防线,让他相机而动即可,求援的队伍要机灵点,骗的住很重要。”
谢裕安从袖里掏出一块小木板,记了几个字。
“青雀的人要注意拿证据,拿住几个证人,否则无故袭击难民,麻烦很多。”
谢裕安迟疑了一下,还是问:“他们中间,有许多真正的难民。”
贾珣也总算体会到什么叫慈不掌兵,当你为了胜利必须对无辜之人动刀时,心中的不忍会诱导你做出错误判断。
还是道:“误伤在所难免,只能尽快结束战斗,保全更多人吧。”
谢裕安苦笑一声,点了点头。
贾珣站上船头,忽然感到飕飕凉意,笑道:“起风了。”
……
谢裕安先一步洞悉到了兵器转移的动向,这次出兵便掌握了主动。
诸军衔枚夜发,以旗帜马队扰于前,间道突袭,截获军械,大乱将起而已定。
“公子,抓住一条大鱼。”
谢裕安押着一个壮汉,手脚都紧缚上锁链。
递上一枚牙牌,上书着:世袭大同指挥,孙绍祖。
贾珣接过火把来看,身材魁梧,面容冷刻。
这孙绍祖却也不求饶,只冷冷道:“贾大人无故袭击难民,莫非是想杀良冒功吗?”
“你认得我?怎么就认得了?”
孙绍祖道:“本官虽处边疆,也破知些朝中事,认得又有什么奇怪。”
贾珣冷笑一声,道:“那你如何不在边疆,却来朝中了。”
“看好了,再审,这人一看就是硬骨头,直接上大刑。”
孙绍祖还是一副不关心的神色,任由小兵将自己带下去。
贾珣问:“这人看起来是个好手,谁擒住的。”
谢裕安引身后的一个人来,道:“是他擒住的。”
“叫什么名字?”
“秦三。”
“现什么职务?”
“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