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传承(2 / 2)
陈青兕看着彭耆老所写的治理之法,不住地颔首点头。
彭耆老所写的苏州六策,在陈青兕看来是极为奥妙的,大体的思路是利用江南的水网,围绕太湖,将苏州、杭州、常州紧密联系,一并开发治理,上连扬州,下通杭州、泉州,让江南形成一个相互补足的整体。真要确切落实,得利的不只是苏、杭、常三州地,还能辐射附近州县:比如此番爆发民变的浙东地域。
如果真依照彭耆老的治理方案来执行,在没有庸吏昏官拖后腿的情况下,浙东的陈硕真起义大概率不会发生。
只是……
陈青兕有些明白为何自己这位先生会弃官不干了,整理了一下思路,带着几分拘谨地说道:“先生这治苏州六策,充分发挥了当地的人文地理优势,方法是极好的。不过,学生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彭耆老有些意外,但想到这几日对方的表现,又觉在情理之中:“直说无妨!”
陈青兕道:“先生的政策是好的,只是不符合时势大局,没有半点的可行性。”他顿了顿道:“学生就说直白了,朝廷不需要一个经济繁荣的江南,而是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为朝廷提供大量粮食支援的江南。”
彭耆老叹道:“何其不公!江南百姓累死累活,连年丰收,却穷困潦倒。最后不得不奋起反抗,成为他人晋升的功绩。谁又能说明白这个道理?”
陈青兕看着自己的老师道:“确实不公,可是值得。”
“先生!”
“天下事有舍有得,隋末动乱,天下人口锐减,北面突厥强盛,正所谓控弦之士多达百余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突厥酋长重用汉人,以入主中原成就北魏之事为目的,扶持各路诸侯内斗,好收渔翁之利。是先帝以雷霆之势,擒二王而定四海,方破此局。然突厥依旧强势,高祖甚至动了放弃关中,迁都南阳的念头。而后突厥更是大军直逼国都长安,签下耻辱的渭水之盟。”
“若非先帝励精图治,于贞观四年,擒颉利可汗入京,将之覆灭,朝廷现在依旧受突厥威胁。届时是什么景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先帝四方征战,扬威四海,自然不是过错。只是大军征伐,需要大量粮食,以牺牲江南而换取今日之盛,学生以为这是取舍,而非对错。”
“只能说: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彭耆老欣慰道:“说得好!为师当年看不透,无法理解,这才愤而去官。你小小年纪,能够冷静看待此事,比先生当年强了不少。”
陈青兕道:“先生亦不必过于担忧,陈硕真叛乱已经给了朝廷一计警钟。江南付出太多,只要庙堂上的诸相还有脑子,就应该缓一缓,让江南喘一口气。”
陈硕真就是一百姓,她能够以女子之身,掀起波及三州十万规模的叛乱,怎么可能仅靠鬼神洗脑?
真实就是被压榨太狠,活不下去了。
彭耆老道:“希望如此!”
他顿了顿,说道:“你及冠已有年余,还没有起表字吧。”
陈青兕知道这个时期的社会人都有表字,所以他穿越以后,已经给自己取了一个,不过现在他很麻溜的作揖道:“双亲并未留有表字,学生请先生赐字。”
彭耆老道:“就叫负道如何?”
陈青兕忙道:“谢先生赐字,学生不负先生教诲。”
彭耆老满意的颔首点头,说道:“在成亲之前,伱便在此地住下。先生传授你一些出村以后,用得到的知识。”
新书期间,兄弟们有票的支持一下,拜谢。再谢越级击杀书友的一千五百赏,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