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交易(1 / 2)
在郭申以各种角度阐述了载人航天的难度和技术突破点后,林炬才对这件事的难度有了清醒的认知。
除非直接购买世界各国的载人飞船,否则自己设计一年绝对只能做个铁罐子,安全系数最多1%。航天局绝不允许你带人上天。
一年时间最多最多搞出能发射载人舱的火箭,而且至少有两次成功的无人试射后才能载人。
可林炬在心里询问系统,制造火箭可以外包部分材料,但系统有一套评定标准,一旦超过某个范围就会被判定非完全自主制造,不合格。
显然直接买载人飞船并不在此列。
可要指望自己也不现实,于是林炬准备让四人离开再问系统能不买进行援助,结果突然接到电话,六院的洽谈队伍来了。
他只得暂停思考新任务,转而准备与六院的合作谈判。
当他迎接队伍时才发现唐教授不在,这次领头是六院的赵总师,同样是一位顶级专家。
在会议室内,郭申替林炬喊出了报价:
“3台发动机每台8万元,一共24万,技术资料与生产许可24亿,生产出的发动机不能外售,安装的火箭不能进行国际商业订单承接,总报价264亿元。”
郭申话音刚落,六院那边就响起了一片乱糟糟的声音。
“26亿?这么都多都能买三十台发动机了,我们还自己生产什么。”
“8万一台也太贵了吧,你们火箭造价好像都不到两千万。”
“安静!”
好在赵总师立刻制止了众人的声音,转而和身边的几个人交流几句,这才面露难色对郭申说道:
“郭总,这个价格实在太高了,按你们8万的报价都能买3台发动机,都够七八次火箭任务使用的,这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心理预期。
六院希望发动机单价在6万左右,至于生产许可和技术资料,总共可以出5万。”
这次轮到郭申带着己方摇头了,他直接搬出了自己在阿美宇航局的经历说道:
“8万一台的价格我们根本不赚钱,这个级别的发动机造价就在1万美元左右,全靠技术授权挣钱。
你们研发yf1的投入至少十五亿元,k12更先进,但只要24个亿就给生产许可,要不是我们老板希望支持航天局,价格绝对在5亿元以上。”
郭申说的似乎很有道理,对yf1研发费用估计的也大差不差,但赵总师可不吃这套:
“1万美元是算上研发成本的,况且我们并不是缺少12吨级煤油机。
8万一台的价格我们可以接受,但25亿实在是太贵了,六院可以出到7万,这已经是我能做主的全部。”
双方又拉扯了几次,郭申将许可费用降低到22亿,但六院咬死了不松口,连买发动机一起表示最多12亿。
差距太大,一时根本无法谈拢。
其实六院一方心知客观上24亿就授权还真算拣个便宜,但一方面他们自己有yf1不甘心,另一方面六院实在拿不出这么多流动资金。
每年六院的经费虽然都是远大于这个数字,但那是国家拨款,而不是自由支配的钱。
要想拿那么多钱出来也行,那就是把这个谈判规格从六院升级到航天局。
但这样六院估计就得全体检讨,领导就会和善地问:
“同志们,怎么我们投入研发了十几年的项目,还和一个民营企业有差距呢?”
那就坏事了,不下两个人作半年检讨都不算完。
就连这1亿多都是六院掏遍小金库搜出来的,再多是真拿不出来了。
谈判陷入僵局,一直当甩手掌柜的林炬终于出手了。
他身体前倾,众人立刻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位几乎透明的老板身上。
林炬先是看了看六院众人,又叹了口气,和郭申耳语几句。
只见郭申先是摇了摇头,然后又皱着眉思考了一会儿,才双手交叉放在桌子上,低着头不说话。
林炬这才看向六院众人,轻声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