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火烧三大殿(1 / 2)
1421年(永乐十九年,四月,已经是春天的末尾了。北京的春天快要过完了,但空气中依然残留丝丝寒意。
一个夜晚,忙碌的朱棣还在乾清宫处理着一批又一批的奏折。天空突然一声巨响,一个闪亮的闪电从天而降,正好击中了奉天殿,一瞬间,被雷击中的奉天殿就着火了。这个时候杨荣正好就在附近,一看奉天殿着火了,立刻指挥一帮人进去救火,救火的同时还及时抢救出一批重要文件。但是大风似乎偏偏要跟他们作对,越刮越猛,把火星刮到了华盖殿,谨身殿,一时间,三大殿同时起火了,在风力的作用下,三大殿火势越来越凶猛,木质结构的大殿很快就被烧成一片灰烬。
大火惊动了在乾清宫处理政务的朱棣,朱棣闻讯赶来,看到已经被烧毁大三大殿,他没有大发雷霆,只是看着一堆灰烬露出了惊恐万分的表情。因为在封建社会,大火烧掉刚建好的房子是一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朱棣也被这一幕整懵了,他也吓了一大跳,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一些事情,惹了老天发火,所以才一气之下烧毁了三大殿,来表示对他的惩罚。
火灾发生以后,朱棣连续几天没有上朝,他在思考,他在思考到底为什么会着火,为什么刚迁都,三大殿就被烧毁了,这真的是上天在惩罚自己吗?
思考了几天以后,朱棣按照惯例,颁布了《奉天殿灾修省求言敕》的诏书,下令群臣直言朝廷政务的缺失,内容主要包括:敬天神的礼仪是否有所欠缺,是不是有小人得志,当朝为官,危害四方百姓,监狱里是不是有冤假错案,老百姓的赋税是不是太重了,工程建设是不是劳民伤财了,征伐活动是不是太过于频繁,以至于民力减弱等等,希望大臣们直言不讳,勇敢上书。这其实也是一种心虚的表现,自己什么样自己不知道吗?自己做了什么事自己心里不清楚吗?还装模作样让大臣上书。
其实在迁都之前,很多大臣对反对迁都,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京周围的城市都是比较富裕的,既可以供应皇宫内的花销,又可以轻易的把粮食送到京师,特别方便。迁都北京以后,南方的城市不但依然要供应皇宫内的花销,还得花费人力物力把粮食千里迢迢送往北京,虽然京杭大运河已经通了,但是运粮食需要人工,需要钱,北方人不富裕,北方产的粮食要供应给北征的军队。尽管大家都知道迁都的弊端,但是没人敢反对皇上的命令。
朱棣登基以后,经常南征北战,还有很多大的工程建设,疏通河道,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国家严重消耗,那些负责这些事情的官员对此非常清楚,但不敢言。因为早在1416年(永乐十四年),朱棣就迁都一事开了一个会,征求各位大臣的意见。当时有个青年官员陈祚,上书支出迁都不合适,结果被朱棣贬官。可见朱棣所谓的征求意见,只是走个过场。没想到还真有人信了,真的提出不一致的意见。
不过这次三大殿烧毁,朱棣也是真的怕了,一些官员抓住这个机会,纷纷上书指出迁都北京的不利因素。我们说您不信,现在连老天都生气了,您还不信吗?迁都,就是个错误的决定。于是,这些人又开始了美好的幻想,认为朱棣这次一定是认真听取意见来的。大家又跟当年的解缙一样了,皇上说让他们直言,他们就真的直言了。
1421年(永乐十九年,四月中旬,在《奉天殿灾修省求言敕》的诏书颁布以后,一批官员应诏上书,其中翰林侍读邹缉的上书比较有代表,他向皇帝上书,指出自从营建北京以来一直到迁都以后得种种弊端。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北京迁都耗费太大。自从营建北京城以来,前前后后将近二十年,人力和财力消耗巨大,国库亏空严重。
第二:赋税徭役沉重。北京营建的过程中,前前后后有上百万的民众参与其中,那么种地的人就少了很多,特别多的田地因此荒废。官服要的东西很多,老百姓甚至连做饭烧火用的柴火都没有了,即便如此,官府依然收很重的赋税,老百姓已经没有活路了,吃的没吃的,也没有时间种地,还要被官服要这要那,老百姓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呆坐在屋里,唉声叹气,哭声连连。
第三:买办科派之苦。营建北京城需要的材料非常多,数量也大,朝廷没有储备这些材料,就下令到地方,让地方摊派。官府弄不到,就强迫百姓出钱到各地购买,老百姓没办法,就凑钱,借钱。前几年的买办一种大青颜料,本地没有,只能到外地购买,外地大青的价格就高达一万六千贯,官府还说不合格,就是让给他们好处,必须贿赂才算你的东西合格。
第四:动迁之灾。营建北京城的时候,大范围的百姓都要搬迁,搬迁的号令下来以后,就要快速搬走,官府找来一些人,逼迫百姓迅速搬家,百姓还不知道要搬到哪里,就被拆了房子,很多人衣服都还没穿好就被赶出去了,有一些孤儿寡母任凭人驱赶,坐在路上嚎啕大哭,没有办法。有的人刚找到一个地方安顿下来,就又被赶走,连续搬了七八次才能安定下来。
最后邹缉建议朱棣停止正在建的一些工程,遣散工匠,减免赋税,惩治贪官,赈济灾民,并且把都城迁回南京,除了邹辑,还有李时勉等人也上书,大家都反对迁都,只见迫于压力不敢说,这次三大殿被烧毁,大家终于逮到机会,可以放开了说了。毕竟大多数当官的人都是有良心的,他们读书当官的目的就是报国济民,在其位,谋其事。他们平时都知道百姓的苦,但是不敢说,也不能说,如果说了,小则贬官,大则没命。
吏部主事萧仪也给朱棣上了一封《应求直言诏疏》,内容也是反对迁都的。他还给朱棣提出三个建议,具体如下:
第一:陛下可以等待天气凉爽的时候回南京,给太祖扫墓,继续以南京为京师,营建北京的事情等老百姓缓一缓,让他们喘口气,再行商议。这就是让朱棣还都南京,言外之意就是迁都是错误的。
第二:如果陛下还想以北京为都城,那么就应该在奉天门前(当时已经是一片烧毁的废墟,虚心接受文武百官的意见,暂缓营建北京城。就是说让朱棣一个人站在奉天殿门口,让大家对他批评,指责,数落。这个建议想想都不可能,朱棣数落你们还行,你竟敢让朱棣站在那里,任凭你们责骂,,敢提出这样的建议,真是不要命了。
第三:朝中有一帮小人不怕上天的示警,依然坚持让陛下加快营建北京城,如果陛下继续听信小人之言,不顺应天意,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就是我不敢想的事情了,意思就是这一次大火烧毁了三大殿,如果继续违背天意,那么说不定紫禁城会迎来更大的灾难,我就不明说了,陛下您自己好好意会吧。
朱棣还是那个朱棣,他看了萧仪的文书,怒气冲天,萧仪啊萧仪,让你提意见是为了表示我朱棣广纳善言,虚心听取群臣意见,你还真当自己是根葱了,还批评起我来了,你给我等着,找到合适的机会一定收拾你。
一些大臣看出来朱棣对萧仪的不满情绪,又开始表演经典的戏码,揣摩圣意,煽风点火,这些人训斥萧仪上书的内容就是胡说八道,忤逆皇上。朱棣在这几个氛围组的气氛烘托下,也开始了表演,只见他大声的怒吼:“当初我跟大臣们商量了好几个月,权衡利弊,多次商议,才决定迁都北京,这是大家共同商议的结果,难道是我自己轻易下的决定吗?”然后就以诽谤皇帝的罪名把萧仪下大狱,不久就被杀了。
所以说,千万不要跟皇帝对着干,他让你提意见,就听听而已,认真的话你就输了,大才子解缙是一个,萧仪又是一个,他们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永乐年间有很多大臣死于直言上谏,但后来的人没有引以为戒,还是死脑筋,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这下好了,你好心好意为皇上着想,但人家不领情,还要你的命,后面的人记住教训吧。
朱棣颁布完《应求直言诏疏》,很多言官上书指出不应该迁都,过了几天,朱棣就颁布另外一个诏书《禁谤讪敕》,主要内容就是说禁止诽谤朝廷,可见朱棣的第一个诏书并不是真正的想听取意见,而是做个样子而已。
早在永乐初年,萧仪还没有入朝为官的时候,在江西的家乡就听到了采木工人编唱的《伐木谣》,听了这首描写伐木工人艰辛悲惨的故事,这个文艺青年也写了一首诗歌,具体内容如下:
永乐四年秋起夫,只今三载将何如。
无贫无富总趋役,三丁两丁皆走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