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朱瞻基传 > 第九章 打击太子

第九章 打击太子(1 / 1)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烽烟热血 我觉得你在诡话连篇 血眼噬心 旅行神探徐霞客 1991学会 穿越,但是开局被杀 身为邪神,马甲怪点怎么了? 魔兽之军团降临:燃烧的远征 仙途之渺茫 蝴蝶碑

141年(永乐八年年底,朱棣帅大军胜利班师。回到南京以后,朱棣并没有休息,因为他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找太子的事儿。

朱棣因为远征蒙古,才不得已让太子监国,给了太子一部分的实权,虽然很少很少,但毕竟也是把自己的权利分给了太子一部分,朱棣心中本来就是很不高兴,权利只能由我一人拥有,绝对不可以分给其他人半分,哪怕是亲儿子也不行。我要拥有绝对的权利。所以呢,就算没事儿也得找出点儿事儿,加上朱高煦在旁边添油加醋,煽风点火,朱棣就对太子更加不满意。

自从明成祖朱棣班师回朝以后,朱高煦就开始了他的强项——告黑状,把自己的小本子拿出来,一个一个的念给朱棣听,还说太子想早点登上皇位,早起掌握实权,说太子不把皇上放在眼里。这明摆着就是诬陷啊,但是朱棣就是相信朱高煦,所以朱棣就不断地找太子麻烦,严厉训斥太子。还把太子监国期间做的各种事情全部推翻,最可怕的是还在午门贴个大通告,说太子监国期间做的所有决定都不算数,统统收回。这不是打脸太子吗,还让天下人都知道了,太子不要面子的吗?我们旁观者都觉得太过分了?

当时朝廷很多官员看到朱棣这样对太子,纷纷上奏,委婉的或者直接的说朱棣这样做不太好,最有代表性的是耿通,大理寺丞耿通直言上奏:太子事无大过,无可更也。就是说太子做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很大的过错,没有什么需要更改的。朱棣看了奏折,耿通,好,我记住你的名字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明面上朱棣不好对付这些直言进谏的官员,但是朝廷里面什么人都有,有人看透了朱棣对耿通的不悦,就上奏告状说耿通在办案的时候徇私枉法,滥用职权放过一些本该受到惩罚的人。这明显就是随便找个理由让朱棣有的放矢。朱棣一听,好了,这下可有理由治你了,等着吧。

朱棣是怎么处理耿通的呢,立刻命令督察院以及满朝文武在午门审问耿通,这真是大场面啊,一般情况,在午门由满朝文武一起参加的审讯,都是特别大的事件,比如叛国,谋逆这种大罪,耿通只是被人说徇私枉法,而且连查都没查,什么证据都没有,就这样直接定罪了,一个朝廷重臣被如此对待,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得罪了皇上,皇上要杀你,谁也救不了。朱棣虽然专政、暴戾。但表面上还是要说的有理有据,他说:失出,细故耳,通为东宫关说,坏祖法,离间我父子,不可恕,其置之极刑。意思就是不管是太子犯错还是耿通犯错了,都是小事,耿通犯错了,找个理由给他减一下罪行,放出去,这些都是小事。但是耿通这个人啊,他竟然离间我跟太子的父子之情,其心可诛,绝对不能饶恕,一定要让他受到最严酷的惩罚。所以,今天,我必须杀了他。

满朝文武看到此情此景,谁也不敢说话,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于是,耿通就这样被杀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耿通只不过就说太子监国期间做的决定不需要更改,仅此而已,就被戴上了离间父子之情,破坏祖宗之法的帽子,朝廷上下谁还敢为太子说话,这明摆着就是杀耿通给太子看,杀耿通给太子身边的人看,谁敢替太子说话,我就整谁。朱棣就这样杀了一批为太子说话以及辅佐太子的大臣。让太子知道,我朱棣才是大明帝国的皇帝,就算让你监国,那也是迫不得已,别得意忘形,所有的权利只能是我一个人的。让满朝文武知道,虽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我是皇帝,什么法规也都是我说了算。耿通事件让太子身边的人,人人自危,不敢再多说话,同时他们也得到了教训,开始想办法保护太子。

1411年(永乐九年三月,朱棣问大臣杨士奇:“你辅佐太子很长时间了,说说看,太子表现怎么样?”

杨士奇用三件事情回答了朱棣的问题。第一:宗庙祭祀的时候,太子对祭祀的物品全部都自己检查一遍,当时太子生病了,却还坚持带病主持祭祀,当时有人劝太子身体要紧,可以让别人主持。太子说“父皇命我祭祀,我怎么可能让别人代替呢”

第二:皇上北征期间,每次尚膳监要准备物品送往军营,太子殿下都是亲自一一检查,在确定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再加上封条派人送过去,决对不会轻易相信手下的办事人员。自从皇上北征,太子殿下总是担忧陛下,日夜寝食难安。每当听到使臣送来平安的消息才稍微放下心来,吃点饭。

第三:太子殿下监国期间,总是能包容属下,认真听取意见,如果是合理的意见,太子就认真听从,如果意见不合理,太子也不会随便同意。(臣等有言必自斟酌,如言当理,无不听纳,如未当,亦不曲从。

朱棣听了杨士奇的话,颇为满意,杨士奇也松了一口气,继续为太子谋前途。但是朱棣对太子朱高炽的打击,并不影响他对朱瞻基的喜爱,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隔代亲吧,不喜欢儿子喜欢孙子。1411年(永乐九年,十一月,朱棣正式下旨册立皇长孙朱瞻基为皇太孙,此时的朱瞻基十二岁。皇太孙是一国的储君,跟皇太子一样,都是皇位继承人的一种称号。册立仪式在华盖殿隆重举行。这一天,是钦天监选的良辰吉日。这一天毫无疑问,也是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好天气。所有人员准备就绪,一个专门负责此事的宦官高喊一声:皇太孙册封仪式现在开始。伴随着宦官的话音落下,册封仪式了开始,只见满朝文武大臣列队两侧,皇家乐团演奏者隆重庄严的古典音乐,一行人员在前面带路,皇太孙朱瞻基身穿皇家五爪龙纹华服,向着华盖殿缓缓走来。远远望去,朱瞻基好像是从光里走出来的翩翩少年,身后一片温暖的阳光照射在他的周围,英俊潇洒,阳光帅气,贵气十足,仪表堂堂,温文尔雅,这些词语好像都不足以形容此时的朱瞻基,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少年,在万众瞩目下,伴着温暖的阳光,款款而来。朱瞻基本身带有的非凡气质,加上皇家皇太孙身份的加持,更是让这个十二岁的少年显得气势非凡。用今天的话说,这个少年就像是画里走出来的一样,优秀的让人不敢相信。看着自己最宠爱的皇太孙向自己这边走来,朱棣脸上乐开了花,抑制不住的喜悦之情飘散到整个紫禁城,看着眼前这个翩翩少年,朱棣似乎看到了从前的自己,都是英俊潇洒,帅气知足,当时梦里的那个传世之孙已然长成了一个可以立为一国储君的少年,真是让人很是骄傲。朱棣看着自己最宠爱的孙子在群臣的注目下接受册封,心中的骄傲自豪溢于言表。就差说:快看,这是我朱棣的孙子,帅气吧,这才是我大明王国的继承人应该有的样子。毕竟大家都喜欢美的事物,朱棣就是偏爱英俊帅气又聪明的朱瞻基,这一个国家的储君就应该有储君的模样。(历史上文武双全的皇帝很少,长得好看的更少,文武双全又长的好看,还有很好的修养,有智慧,那简直是寥寥无几,所以像朱瞻基这样的皇帝,凤毛麟角。

皇太子朱高炽也是盛装出席了此次册封典礼,看着自己的儿子一步一步走上华盖殿,朱高炽心里感到甚是欣慰,自己多年来为了争夺太子之位,稳固太子之位,受到太多的伤害,虽然伤害自己的人就是自己的亲爹,虽然自己的亲爹对自己不满意,但自己的儿子成功被册封为皇太孙,这个重大事件可以让自己的太子之位更加稳固,也算是多年以来受委屈的一个安慰,朱高炽平静的欣慰的在一边默默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完成一项又一项礼仪,满眼都是欣慰。

朱高煦同样也参加了册封仪式,只不过他的心情就很复杂了,看着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少年被封为皇太孙,朱高煦就觉得太子势力又加强了不少,以后跟他们斗又增加了一些难度。皇太孙是皇位继承人,那么自己的皇帝大梦又离自己更远了。自己在靖难之役中出生入死,多次不顾性命去营救自己的父亲,结果与太子之位无缘,而如今皇上又封皇太孙,真是让人越想越不甘心,越想越气愤。

此时,朱瞻基走上华盖殿,宦官宣读册封圣旨。读完,本应该由专门的官员为朱瞻基戴冠,但是朱棣太宠爱这个皇孙了,就亲自把皇太孙之冠戴到朱瞻基的头上(宦官想说这不合礼仪,但又没说出口,这个动作更是说明了朱棣对朱瞻基的厚爱,两边的文武百官看到朱棣亲自给皇太孙戴冠,集体跪拜,大声高呼万岁,声音震动了整个宫殿。朱瞻基就是大明王朝的一颗新星,伴随着所有人的祝福冉冉升起,越来越大,越来越亮,照亮整个夜空。

就在此时,有一个人被朱棣下在大狱里,这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明朝第一大才子——解缙。《永乐大典》的主编,总编辑。俗话说盛世修书,朱棣所在的年代就是盛世,国家的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乐业,完全有实力去修书。而且朱棣是一个伟大的帝王,所以他要修的书,不是一般的书,不是随便把前朝的书合并一下就行了,而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书,是一部古往今来最完美,最优秀的书,要包罗万象,要把所有的知识,不管是医学还是民间杂志,不管是经史子集还是占卜算卦,全部都写到这部书里,这不是一本书,也不是一册书,是一部包括很多册的百科全书。朱棣是这样要求的: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直言,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成一书,毋厌浩繁。后来证明这确实的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几百年以后的今天,《永乐大典》依旧是最完美的一部书,为后来研究明朝以及前朝历史及民生各类的提供了重要资料。

解缙是江西吉安人,从小就很聪明,被十里乡亲称为神童,每一个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将来一定能够当大官。洪武二十一年,解缙一举考中了进士,由于他的名声早已传遍江西,就连当时的皇帝朱元璋也对他有所耳闻,听说日理万机的朱元璋还抽时间见了解缙。当时的政治环境很复杂,朱元璋不断地杀人,一言不合就下旨杀头。

但解缙就是解缙,就是与众不同,在当时那种极为复杂的政治环境里,他作为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与生俱来的铮铮铁骨和正义感,促使他勇敢的向朱元璋上书,他写了一篇文章名叫《太平十策》,主要内容就是勾画大明王朝的蓝图,一片美好的欣欣向荣的大明王朝,而且还给朱元璋提出了很多意见。脾气暴躁的朱元璋竟然没有生气,想当时朱元璋那可是找个理由就把开国名将杀了一大半,时不时就杀一些直言进谏的大臣,更别说对于惹怒他的人,但解缙这样委婉的说出当时国家的一些政策不太对的时候,朱元璋竟然没有生气,而且还表扬了他,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朱元璋当时是不是哪根筋搭错了,让人很是诧异,不过还好朱元璋当时没有杀掉解缙,不然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永乐大典》了。

从此以后,解缙这个名字就传遍大江南北每一个角落,他勇敢,不怕强权,而且最重要的是,朱元璋没有杀他。139年(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杀掉了李善长,解缙帮助自己的好朋友写了一篇文章,为李善长申辩,朱元璋看了非常生气,但依然没有对解缙怎么样。直到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把解缙贬回老家江西,对他说:“十年之后再用。”这句话可以看出朱元璋应该是想把解缙留给建文帝朱允炆用。

被贬官回家的解缙在家里每日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被贬官,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吗?可是自己的学识在朝廷是数一数二的,是因为自己对皇上不够衷心吗?可是自己一片赤胆忠心天地可鉴。最后,解缙想通了,是因为自己讲了真话,得罪了皇权。正直?勇敢?敢于直言?都是扯淡!想要在朝堂上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懂得左右逢源,懂得取悦皇上,懂得用各种手段,懂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想通了以后,解缙就不断寻找机会再次进京,等了好几年,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解缙就找以前在朝廷结识的好友向当时的皇帝朱允炆上书,然后朱允炆给他一个小官,但是不在京城。不在京城有什么用,只有在权利的中心,政治中心的城市才能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和抱负,所以解缙就继续努力让人帮他从中周旋,终于,建文帝朱允炆把解缙调回京城了。解缙此次回京以后,就慢慢学会了迎合上司,学会了隐藏真实的自己,学会了怎样才能保全实力,学会了在官场如何生存,这个时候我觉得以解缙的才华,完全可以出一本书《朝廷攻略》或者叫做《大官是怎样练成的》。

好景不长,解缙跟着建文帝朱允炆没几年,朱棣就开启了靖难之役,眼看着朱棣就要打进南京城,朱允炆就要被赶下台了,解缙就连夜跑到城外向朱棣投降,于是,大才子解缙就成为了朱棣的宠臣。

143年(永乐元年,朱棣决定修书了,他眼光独到,一眼便看出解缙就是能帮助他实现修书的愿望的那个人,事实证明,朱棣就是有眼光,解缙完成了朱棣交给他的光荣且无比辛苦的任务。刚开始的时候,解缙觉得这个任务很简单,所以很快就完成了,没想到拿给朱棣一看,朱棣的脸色立刻不好看了,就像一片乌云飘到了他的脸上。

朱棣又重新告诉解缙他要修的书是什么样,还派了很多助手给他,因为要查找海量的资料,抄写,编辑,是一项大工程,而且朱棣还找来了姚广孝来监督解缙,此时的解缙才明白朱棣要的到底是什么书,于是更加卖命的努力工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皇孙凶猛 真千金太霸总,大佬秒变娇夫 她被活活烧死后,全家后悔了 重生到四合院不当恶婆婆 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小说超前更新最新章节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全文免费阅读小说完整版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免费阅读完整版大结局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全文阅读最新更新 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