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一论之间,诗文百首(求首订)(1 / 2)
第65章 一论之间,诗文百首(求首订)
“金古先生!”
苍老而又有些熟悉的声音响起,江晨有些愣神的看着如今的辜鸿铭,而此时的辜鸿铭却是朝着江晨微微的再度一躬身。
这让江晨不由吓了一跳,赶紧侧开。“先生?”
神情有些诧异,也有些茫然。“老朽为之前的语言而道歉。”
“抛开立场之分,先生之才华让老朽钦佩。”
“但我依旧坚持我的心念,古文才是我华夏文明之正统,新文化,不过冢中枯骨,无法承接我们这个民族,整个文化!”
“吾曾说过,陈仲甫大言不惭,借推崇新文化,埋葬旧文化之名,将国人近代之磨难归罪于孔家旧学,试问,两千年前的孔子,何罪于今人啊!”
“孔子教学之方法,如数学家之加减乘除,,自家不精题目算错,却怪发明之家,毫无道理,若这也算新文化,这简直就是瞎扯,先生有何论?”
辜鸿铭的声音铿锵有力。
而这样的行为,顿时整个大堂一下子寂静了下去。
当然这一种寂静,此时化为了双目发亮了起来。
因为看起来情况根本没有结束。
辜鸿铭,辜老爷子。
还有着金古先生。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他们可是清楚无比。
文白之争,最开始的掀起,就是因为金古先生的大国崛起,和辜鸿铭老爷子的反驳。
如今辜鸿铭老先生虽然躬身。
可这话语,却似乎让他们感觉到了山雨欲来的气势。
这如何不让他们兴奋。
特别如今文白之争已经进入了最为巅峰时期。
作为掀起者,也是目前文白之争最为巅16峰的存在,所有的学子都不由带上了一份期待。
而北大的校长,迟疑了一下。
虽然有些无奈,可最终还是没有制止的意思。
而看着眼前的老爷子,江晨微微的沉吟了一下,最终也没有选择无视。
既然已经掀开了,那么他也必须发言了。
而此时校长迅速安排了扩音器过来了。“谢谢!”
接过了扩音器,江晨表示了感谢。
“辜老先生,你要知道文明的道路终究不会只有一条,通过未来的道路也不会止于一条,白话文必然是将来趋势,当然我并不否定古文的用处,他的确更好的承接了华夏的文明,可先生想过吗?一个文明,一个国家想进步,需要依靠的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更不是一小撮人,特别在我们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我们需要的是集合起来整个文明的力量,可整个华夏文明我们目前能够激发多少人,一千人,一万人,还是十万人,或者一百万人,这足够吗?”
“文言文的【优点】:在于文字精炼、微言大义、文字优美、合于音律。而且以文解文的特性能够不拘一时一地,可【缺点】也同样明显:在于难懂、不易普及,要读懂文言文须经过适当的训练才能够了解其中的含意,而要写作文言文的难度更高。”
“其他不言,文言文,在场诸君,包括你我,甚至辜鸿铭老先生,您能够确定自己就真的完全懂了吗?”江晨的话语铿锵之中,带着极为有力,再度传荡在整个大堂之上。
似乎从演讲变成辩论,对于他并没有丝毫影响。
“金古先生此言,时乃诡辩,文言文难懂,却不代表着不易普及,文言文,通常用语,但凡学几日文的小孩都可以看懂一二,更非承认,请问,诸位史记可能看懂否,二十史能看懂否。”
“文言文不仅仅承接着我华夏之文明,更承接我华夏意境,请问,古诗之意境白话文又岂能相提并论,金古先生你曾做白话文之诗文,可诸君以为金古先生之诗文,真能和古诗之优美媲美吗?”
辜鸿铭冷哼,话语直止要害。
的确,文言文难懂,可如果不是故弄玄虚,文言文也不是那么难懂。
还有一点,就是诗词之优美,白话文的确无法和古诗媲美。
哪怕后世发展到巅峰之时,这一种差距依旧存在。
更别说现在了。
“啪啪啪啪……”
台下所有人低头,随后啪啪整齐无比的掌声响彻而起。
“先生此言不错,不过先生可否想过我等要师夷长技以制夷,西方之科技,西方之先进,吾等又将如何将他们翻译为古文呢,文言文在于华美,然而却少于务实,我等需要的是将西方新进之知识快速传播于四万万同胞,先生既然力推华夏文明,甚至以不断推崇古代思想,理应知道翻译之上有着很大问题,古文翻译成外语,外语翻译成古文,这几乎不可能,难道先生可以做到。”
“至于优美,白话文才刚刚发展,先生又起能断定百年之后,白话文之优美无法与古文媲美,就算不能,推崇新文化,又非是彻底否定旧文化,新文化传递科学,旧文化承接文明,两者并肩而行又有何不可?”
江晨的笑容依旧,在掌声汇聚之中他的声音再度响起。
拥有着后世记忆的他,对于古文和白话文无疑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自然也能够时时刻刻抓住关键。
而他的话语,顿时让整个大堂之中所有人都不由陷入了沉思。
连辜鸿铭身躯都不由一颤,江晨的话语自然击中了他的内心。
辜鸿铭一伸他翻译了华夏“四书”中的三部-一《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清流传》)《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
翻译之中的问题,他自然也注重到了,只是他本来觉得这是西方文明无法阐述华夏文明的根本原因。
当然他现在也是这么认为,可江晨的话语却也让不得不想到了这上面的问题。
无论是辜鸿铭对于华夏文明如何的自信,甚至相信以为儒家学说之仁义之道,可以拯救弱肉强食竞争中出现的冷酷与毁灭;他相信,正被国人摒弃的传统文化,恰是拯救世界的良方,而儒学即是这个文化精髓所在。
可关键在于,近代华夏的没落是不可否认的事情,哪怕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华夏想崛起,必须要学习西方技术,当然在他看来只需要学习技术就行了,其他的简直就不值一提。
只是在他沉思之中,大堂之上,不少人就是不由再度兴奋了起来,双眸不由放光看向了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