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满城尽是儒圣曰(2 / 2)
赵大家虽然疲惫至极,但是高进的面子不能不给,只能强拖着身体出门迎接。
“啊?一天一个时辰,我当年热恋时找女友也没这么勤快。”
赵大家现在是炙手可热。
而二甲进士,也比较重要,直接进六部学习,留下来的人就是即战力,不像同进士要去地方做官,什么时候能起来、起不起得来是未知数。
赵大家府上,每日门庭若市。
班大师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一个先来,他报仇心切,又恐传承断绝,眼下遇到孟行这个好苗子,短短几日接触,他已十分看好孟行。
清河党和保守党势如水火。
许多考生们在考试之前,为了让自己的上榜率更胜一筹,都会想方设法和负责考试的考官们结成师生之谊。
“中书令高进高大人来访!”
这三个人一定要争,但许仙已定在了状元,这是早就商量好的,皇帝认同了,其他两位,就是争夺目标。
孟行闻言大惊失色:“这样的话大师千万不要再说出口,否则被大总管听到了我一定没有好果子吃!”
现在孟行不想学,班大师偏偏就要教给他。
因此,高进对来自徐处仁的示好向来不以为然,顶撞他是常有的事。
班大师对自己这个赌气似的决定哑然失笑。‘
陈国恒帝三年,大雪纷飞的长京,满城尽是儒圣曰。
所以,虽合作,儒家也是要尽可能争取利益。
朝堂的位置就那么多,蛋糕就那么大,想要占的多,只能对别人的地盘动刀子。
但是,与皇帝接触的多,看他最近议程以及一系列的举措,可以判断他出题的意向。
而吏部负责选拔人才,但组织考试的却并不是他们,而是礼部。
其他部门的管事者做了这样的事,就是结党营私,会遭到官员们的弹劾丢了乌纱帽。
但是礼部尚书做这些事,皇帝就会立刻双标。
赵大家知道他的来意。
赵大家脑中急转,梳理朝廷之中的关系。
可以说,礼部是老大哥。
保守党的官员们,也是成天的开会、讨论,他们的幕僚们更是辛苦,白天收罗情报,晚上一宿一宿地研究,通宵达旦。
而老皇帝留下的朝臣班底,尚书令徐处仁也既是当朝宰相,也叫“天官”,乃是实权第一的宰相,新皇登基徐处仁攀附新帝,对高进另眼相看。
在高进看来,徐处仁的提拔纯属多管闲事,自己是皇帝的老师,封侯拜相只是时间问题,徐处仁只不过是借坡下驴,做了个顺水人情而已。
一甲三人,直接进翰林院,这是宰相的培养基地。
高进是皇帝赵恒的授业恩师,
他现在恨不得马上把自己所有的本事都传给孟行。
徐处仁的态度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所以他在这个位置还能坐的稳。
不过高进对这一切嗤之以鼻,他对徐处仁的提拔并不在意。
长京也迎来新的一年,各处的欢庆气氛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百姓们的生活才会归到正常的节奏。
现在清河党和儒家处于合作的蜜月期,自然要对保守党动手。
两人不时会面交流,猜题押宝,属于强强联手。
这一点,高进也不惧,毕竟殿试之中的名次,全由皇帝的喜好来排,人情的比重十分之大。
赵大家是安排会试的礼部尚书,高进则是皇帝的授业恩师,在会试这件事上,两人对皇帝的出题意图,可以说是最为了解的两个人。
朝廷的官员们也开始上值了,随着春闱的临近,在家过完年的举子们陆续赶到京城备考,学政司越发忙碌起来。
教育局局长当然要桃李满天下才能够让人信服,因此礼部尚书就算给自己的学生放水,只要不太过分,别人也不会上纲上线。
但被养育了二十多年的弟子背刺,他的几个亲传的弟子都已被公输安和一气道的人杀绝了。
两人见面寒暄一番,便进入内堂谈论正事。
高进,是中书令、当朝宰相之一、清河党的领袖。
春闱之前,礼部尚书赵大家无疑成了风云人物,成了大家眼中的香饽饽,一时风光无两。
朝廷在安排时进士时,只按一二三甲三个等级进行分配,即一甲进士及第,直接分到翰林院;
同时,赵大家又在誉王就藩的事上冲锋陷阵,为皇帝开路,得到皇帝赵恒的肯定和认可,这对赵大家在礼部的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如今高进来,是来问会试的题目,如果得到题目,等于保送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