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利益才是根本(1 / 2)
第197章利益才是根本
关于自己的加冠礼,朱雄英实际上也没有特别在意,因为仪式老朱早就规定好了。到时候朱雄英参加就好,朱雄英也明白,自己的加冠礼就是一个昭告天下的契机。
让大明朝的百姓重视恢复汉家礼仪,这些也都是需要自上而下的。尤其是对于北地的汉民,汉家的礼仪他们说不定早就忘了,只知道胡人的一些习俗了。
所以不管是朱雄英的加冠礼,或者是之后的婚礼,那都不能是小事情。
想要‘节俭’,那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暂且不说什么事关皇家威仪、朝廷体面,单单就是移风易俗这件事情,就足以让朱雄英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移风易俗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也不是说朝廷有些旨意就够了。这些都是需要一些时间的,不断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大明的子民,慢慢的让他们知道自己就是不折不扣的炎黄子孙。
徐达不紧不慢的来到了文渊阁,很规矩的行礼,“臣拜见皇太孙殿下,殿下千秋。”
朱雄英就笑着开口,“魏国公免礼,都是自家人何须多礼。”
给徐达赐座后,朱雄英就说道,“过几日俺也该加元服,祖父此前也说了,魏国公该是正宾。”
正宾,自然也就是指为冠者担任加冠的德高望重的那个人。
徐达诚惶诚恐,立刻跪下说道,“回殿下,臣不敢僭越!臣以为陛下当为正宾,这才合宗法礼制。”
这也是正常的,正宾本身就是必须符合德高望重的要求,一般来说也都是祖父、父亲这些长辈才是最适合的。而尊重儒家文化的话,尊师重道也是优良传统,所以请师长也正常。
朱雄英想了想,说道,“那魏国公为赞者,不可推脱!”
赞者,也就是协助正宾了,到时候不只是要帮助老朱,也要给朱雄英梳发、更衣。
朱雄英就笑着说道,“俺此前也想了,徐允恭、李景隆这二人必然要是有司。只是尚缺一人,魏国公可有人觉得适合?”
有司,到时候就是要负责托盘,基本上也就是同辈、好友或者兄弟姐妹了。
但是在朱雄英这里,他的弟弟妹妹肯定都不行,年龄不够,朱雄英也是老朱家第三代的头一个。那就只能在亲朋好友当中选了,徐允恭和李景隆看起来也最适合。
徐达虽然谨慎,不过这时候还是说道,“殿下,臣以为信国公世子倒也合适。”
汤和的嫡长子汤鼎,这确实是非常不错的人选。先不说汤鼎本身就算是朱雄英的人,主要还是老朱和汤和关系亲近。甚至徐达都明白,当今天子真正的心腹、好友,那也是汤和。
对于老朱的那些老弟兄,朱雄英自然也是非常了解的。
汤和、郭英,这些才是老朱的真正兄弟、心腹,老朱对他们也颇为关照。徐达也算得上朋友,只是老朱对徐达的重视,多少也是因为徐达的能力。
至于常遇春、李善长等人,朋友那就谈不上了,主要还是能力。
所以别看汤和现在告老还乡了,只是他依然是老朱极其看重的,在朝堂、淮西勋贵当中,也都是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说完加冠的事情,朱雄英继续说道,“魏国公,此前北伐之时,俺就说了大军一旦回返,漠北之地必然就是鞑子纵马之地。”
听到朱雄英这么说,徐达也严肃起来了,加冠的时候,徐家父子都能够扮演比较有分量的角色,这自然也就是一种荣耀,这就是皇室向天下再次强调徐家的地位。
只不过对于徐达来说,他更加关心的还是其他的事情,武勋的事情、大明朝的军事,这些也都是他需要在乎的。到底是魏国公,武勋之首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去年的北伐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一举覆灭了北元小朝廷就是最好的证明,让元朝的皇帝世袭断了传承,这就算得上灭国之功了。
至于说蒙古内部的分裂、自立,那是另外一回事,这不影响大明北伐的成功。
而大宁、朵颜三卫,这些其实都是在漠南,现在这些地方都被大明控制不假。可是漠北之地也需要重视,因为游牧民族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历史上的鞑靼、瓦剌,这就是从蒙古分裂出去的部族,现在被大明压制的喘不过气的游牧民族只是百十来年就卷土重来,就让大明朝的武勋集团、京军一举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