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猎猎少年郎(1 / 2)
建炎八年秋,天下大熟,仓满粮溢。
九月,颗粒归仓,李有田一家喜气洋洋,今年亩产达到了七石,舂去稻壳,净米也有三石,大丰收!
“好多年没有这般光景了,要是年年如此,就好了。”
李大根坐在桌子旁,一脸轻松,这几日可把他累坏了。
“哪有这好事,今年老天爷赏饭,风调雨顺,不知道多少年没遇见了!”
一旁的李母白了男人一眼,将盛满米粥的碗递给大儿子。
收成好,以往平日里晚餐多是一些糊糊,山芋干熬粥,这几日新米刚下来,倒是能煮些香喷喷的米粥喝。
李有田接过碗,又去厨房端出一碗熬的奶白的鱼汤出来,碗里堆着鱼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李家村临水,最近正是河鱼肥硕的季节,李有田练武之余便会逮些鱼虾,既能给家里添个菜又能给弟弟妹妹补充蛋白质。
此时秋高气爽,院子里的柿子树挂满了橙黄的果子,似乎寓意事事如意。
晚餐便在院子里吃,李有钱八岁了,尚在村中蒙学,四书五经已经能磕磕巴巴背诵大半。
得益于李有田这个兄长,有钱从小便受到了来自现代社会填鸭式教学的洗礼,当然成果也显著,孙夫子现在把他当成第二个李有田来培养。
小兰毕竟是女生,要注意男女之别,年前家里便决定不再去村塾读书了,这倒省却一笔学费开支。
不过,李有田却没有放过她,在家里时常教导诗词歌赋,窈窕淑女要从小培养。
还好李小兰生的像母亲,如果像李大根那李有田可能要换一种培养方式了。
三天后,东厢房屋里。
一家人气氛低沉,李有田一言不发地啃着饼,李大根不知从哪倦了一根烟叶,啪嗒啪嗒地抽着。
今天李有田跟着父亲去卖粮了,先是到几个村子集合收粮的粮场,那里是几大地主老财设的场子,针对的就是附近村民。
一路上粜粮的小车络绎不绝,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
结果一问,三百文一石!
去年还三百四十文,今年直接跳水四十文!
在场的村民无不群情激奋,李大根和几个相熟的邻里一合计,索性推到城里问问。
这收粮的,乡下收粮也是往城里几大粮商铺子里粜,里外赚个差价。
何不直接送到城里去?
左右不过多走个二十里地,庄稼人不怕吃苦。
李有田看了一眼收粮的那几个地主家的管事,只见他们笑嘻嘻的,见人往城里去也不着急,心中暗道,在里面只怕没那么简单。
李大根高六尺,身姿壮硕,儿子李有田虽然才十一二岁,却遗传了好身体。
再加上练武大半年,此时的李有田虽说面容稚嫩,力气却不弱于成年男子。
父子二人推着堆满粮食的平车,一路晃晃悠悠来到谷阳县。
不出所料,几大粮商铺子外都围满了粜粮的农民,大家都想到一块去了,觉得城里必然会价高一些。
奈何,还是三百文一石
李大根眉头紧锁,这个憨厚老实的庄稼汉也察觉到不对劲了,但和几个邻里商量半天也没个章程。
此时已经是下午酉时,秋日里天黑的早,远处城郭上的薄雾正慢慢升起。
又过了一会,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远远听到:
‘又降价了’
‘粮行只出两百九十五文’
‘粮收齐,便不再收了’
围着的庄稼汉一听这么个情况,连忙推着粮往里挤。
李有田皱着眉,虽说这明显是粮商搞得小把戏,但却是阳谋,无解!
没办法,只能卖了。
粜了粮的李大根长出一口气,还好这家粮行没降价,还是按三百文收了。
回到家已是月上柳梢头,累了一天了,大家谈兴都不高,只有有钱和小兰拿着糖葫芦开心地嘬着。
囫囵喝了两碗粥,李有田躺在西厢床铺上,感受着身体各处传来的酸痛,却怎么也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