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第 声25 章 日落之声 上(1 / 2)
第二天上午, 蕾切尔捎上茱莉亚一起去了今天的工作地点,在蕾切尔与环球签约之后,茱莉亚也正式成为了她的助理。
由于他们将要正式开始录制《孤独的星》这首歌的原因,财大气粗的环球影业专门配置最顶级的录音环境, 就在位于好莱坞日落大道上的录音工作室日落之声。这里也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录音室之一。
令人意外的是, 蕾切尔在录音室外碰上了一位熟人。
“亚伦?”她叫出对方的名字。
“嗨, 蕾切尔。”亚伦.阿克曼说“嗨”的声调低而轻,俊美的脸上浮现淡淡笑意,“如你所见, 我来录制一段音轨, 应该是和你一起。”
这位大明星还是跟上次差不多,不讲究出行的排场或者行头,穿很简单的黑色夹克、深灰色T恤和牛仔裤,但配上他那张脸和那副身材,普通的搭配也变得格外不普通了。
一旁的茱莉亚已经开始星星眼了, 双手捂住嘴巴, 显然生怕自己当场尖叫出来不小心丢了蕾切尔的脸。
蕾切尔觉得有点好玩, 主动介绍说:“亚伦, 这是我的朋友茱莉亚;茱儿, 这是亚伦.阿克曼, 我想你应该听过。”
茱莉亚转动着她的大眼睛, 连忙放下手站好, 扯出一个尽量不那么兴奋的笑容:“嗨!”
“你好, 茱莉亚。”亚伦垂眸看向茱莉亚, 很认真地说:“我记得你,在莎乐美俱乐部。”
是的,就是我!
他居然还记得我、还能认出我!
等等——
蕾切尔什么时候认识了亚伦?
啊啊啊算了, 不管了!
茱莉亚心里尖叫连连,几乎要给面前的亚伦镀上几十米厚的偶像滤镜,但表面上,她只是有些赧然地冲亚伦笑了笑,没有选择继续寒暄。
喔,冷静点,茱莉亚.科尔伯恩,你现在是未来大明星的助理了!不再是狂热影迷!你要保持冷静!
这样的表现在无形之中让亚伦暗自松了口气。
在《沉沦》获得成功后随之而来的巨大关注度,使得他直到现在都无法自如面对媒体的镁光灯,就连来自影迷的过分热情都会感到无所适从,有时候甚至宁愿离群索居。
演员是亚伦热爱的终身职业,明星却不是。
他希望成为类似丹尼尔.戴-刘易斯那样的艺术家,而不是被镁光灯追逐的“商品”。
但行业现状和他本人的专业水准,都注定了他无法复刻丹尼尔.戴-刘易斯式的成功,更好的选择是扎根于好莱坞重工业——最正统和最赚钱的动作片或者科幻片——拥有足够的名气之后再寻求突破,这才是他正在走的上位之路。
或许是听到门口的动静,一号录音棚的门被人从里面打开。
“Umm,都来了啊?”里奇.科尔曼看到走廊里的这一幕,侧身让出位置,“进来吧各位。蕾切尔,今天亚伦会为你Hook一下。”
几人进入录音室。
蕾切尔一边脱掉外套,一边随口问:“乔恩呢?”
“有点事正在处理,马上回来。”里奇.科尔曼解释了一句,却多看了蕾切尔一眼,“蕾切尔……”
蕾切尔有些奇怪:“WHAT?”
里奇.科尔曼耸耸肩,收回视线,“噢,忘了说了,今天尼尔.科恩来了,还有你的那位管理人。你和亚伦还有一段短片需要拍摄。”
其实里奇.科尔曼有点想问蕾切尔,知不知道尼尔.科恩为她邀请首专执行制作人的进展,但乔恩之前特意叮嘱过他不要将蕾切尔本人牵扯进来,显然他的这位好朋友过于在乎绅士风度,或者说过于在乎这个女孩的感受。
这是好事吗?
谁知道呢。反正以他对于乔恩的了解,后者不可能和蕾切尔玩圈子里很多制作人对女歌手的那一套——罗森伯格的教养也决不允许如此——但他能肯定的是,乔恩真的被这个女孩的声音给迷住了。
要阻止吗?
不,为什么要阻止呢。
只要他们正在做的一切是对于这张专辑有益的,那就是没问题。无论是他们与为了得到这个女孩向尼尔.科恩做出的妥协和绝不让步的专辑掌控权,还是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好友与这个女孩的关系逐渐靠近。
而且想那么多,不如多花点时间去完善自己手头正在写的那段Beat,他还指望着用这个拿下埃米纳姆,再让蕾切尔为对方Hook一下。一首热单这不就来了?
里奇.科尔曼转过头,又问亚伦:“亚伦,你的声乐老师教过你开嗓吗?”
“是的。”亚伦点点头。
“OK。没开嗓的话先去开嗓,完成了的话,你可以暂时休息一下。”里奇.科尔曼指了指录音室里的沙发,提醒了一句:“——别学她的。”
“好的。”亚伦再次点头,态度十分配合。
里奇.科尔曼多少有些放下心来,又替亚伦看了看他的声乐老师帮他在谱子上标注的咬字重点和换气点。
干他们这一行,有时候不可避免要为钱折腰,碰上那种老爸掏钱录歌的非专业歌手还不算让人头疼,最头疼的就是被公司派给大明星录音,连项目最初的试听带歌手都得精挑细选,最好让大明星感觉歌本身蛮好听、自己却能唱得比试听带更好的。
感谢自动调谐吧。
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声音并不像自认为的那样黄莺出谷。而根据里奇.科尔曼这些年以来的经验,这种人在好莱坞明星之中尤其常见,因为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并不生活在真实世界,总是被吹捧和奉承包围。过于自恋是普遍特征。
幸运的是,亚伦.阿克曼似乎不在此列。
如果他真的跟传闻里相差无几——低调、谦逊、和善、并且非常专业——噢,那大概会减少很多今天可能碰上的麻烦了。
里奇.科尔曼如此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