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阿迪格酋邦(1 / 2)
就这样,狄奥多罗使团在没有取得与哈吉·格莱的实质性成果后不得不返程。在返程路上,他们也顺路出使了几位鞑靼王公,可他们的态度基本上与哈吉·格莱雷同,不是冷漠就是敷衍,甚至完全没有任何拉拢狄奥多罗的打算和尝试。不过在曼努埃尔看来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情况,毕竟狄奥多罗现在国微言轻,而那帮鞑靼王公的眼界与野心实在太大,感觉他即便多费口舌,或者说以他们的固执程度来看,就是打嘴炮也说服不了他们。
可惜没有说动哈吉·格莱,这是曼努埃尔唯一遗憾的事,如果说服了他,那么应该可以延缓一下克里米亚汗国出现的时间,给狄奥多罗再争取点发育时间,避免直面一个新生的鞑靼强权。
在曼努埃尔复盘这次出使时,他们也终于在8月初抵达了这次出使计划中最后的政治实体:阿迪格的切尔克斯人酋邦。之所以说是政治实体而非国家,是由于这些切尔克斯人的社会结构现在仍然只是一个个的原始的酋邦部落。
与某款万恶的瑞典游戏里做的不同,其实切尔克斯人在十七十八世纪前都没有统一的国家,更别提15世纪了,所谓的切尔克西亚只是对他们聚居地的泛称而已。现在切尔克斯人大概是诸部落酋邦并立,彼此征战的同时顺带被新月教徒和热那亚奴隶贩子掳掠。
之所以要找上目前仍仅是酋邦的切尔克斯人,一方面是由于热那亚长期进行贩奴贸易导致山民极度厌恶这群利古里亚商贩,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狄奥多罗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毕竟老话说得好,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秉持着这一原则,狄奥多罗使团来到了阿迪格,这里居住着一个沿海的切尔克斯兼阿兰人的杂居酋邦部落。由于沿海的缘故,与其他酋邦相比,他们更为了解外界,至少他们知道是谁一直在劫掠他们的部落民。此外他们实力也更强一些,最起码知道些中世纪的军事战术,而且切尔克斯山民的身体素质也在线,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切尔克斯出身的马穆鲁克。
而狄奥多罗公国与阿迪格酋邦也谈不上毫无联系,双方民间上的商贸往来之前就有不少。且罗马人,至少狄奥多罗人基本上没什么劫掠切尔克斯人的前科。所以在狄奥多罗使团在抵达阿迪格后,还算顺利地见到了阿迪格切尔克斯酋邦的酋长,约翰·阿巴扎,还有他身后的长老议会团们。
阿巴扎是一位看上去富有精力的老者,身上穿的显贵服饰也彰显了他与其余人等相比而言更高的地位。对于狄奥多罗使团传达的讯息,以阿巴扎为首的长老议会大都欣然接受,甚至连军事合作都表示可以进一步商量,唯一有异议之处嘛——
“加夫拉斯殿下,别的条款都好说,但是在阿迪格驻军是什么意思?”
“啊这……”
关于驻军的款项,其实算是曼努埃尔搬石砸脚了,按照原本的设想,应该是阿迪格酋邦对某些款项不满,据理力争,然后狄奥多罗方面见此让步,取消其中的一部分,但特地强调保留了共同防御与反热那亚贩奴同盟两大合约。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曼努埃尔还特地加了几条他认为他们绝对不可能接受的款项。结果这帮部落民的议会团居然表示如果狄奥多罗与热那亚发生战争,不论什么情况,至少都会派2人来帮他们作战。
这,属实慷慨啊,就是不太富有……
当然了,要解决这种小问题非常简单,只要用展现真诚的笑脸,装作意外地划掉这条离谱的款项,一切就可以当作无事发生。
不过现在曼努埃尔顿时有了新主意:阿迪格酋邦在一致商讨后居然同意了绝大多数的款项,这是不是可以说明他们实质上缺乏敏锐的外交意识?如果他们真的缺乏,那是不是可以尝试更进一步的切香肠,虽然阿迪格一带以山地地形为主,不好直接控制,但作为一个勉强能用的附庸或许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