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万民伞(2 / 2)
那名老者听闻胡宗宪此话,脸上满是坚毅之色,旋即沉声道。
“因此,浙江布政使郑泌昌、按察使何茂才、同知高翰文、乃至于刑部侍郎张润德等等,尽皆以包庇的罪名,被列入了弹劾的名单之上!”
胡宗宪所搭乘的船只,就这样,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到最后,逐渐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对了,吕芳,到时候替朕告诉严嵩他们一声,对湘西永顺、保靖、川东酋阳、广西田州、云南景东等对我大明忠心耿耿的土司,予以大力安抚,至于其他的,随便敷衍一下就行了!”
“老爷,刚才王大人派人送来消息,说是弹劾马宁远的奏疏,已经命人递到督察院那边了,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
高翰文自然也在这支船队之中,只不过,他并没有跟胡宗宪搭乘同一条船。
就在这时,一道惊呼声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先前那位胖乎乎的官员,脸色煞白,浑身颤抖,正一脸震惊地看着面前的那封弹劾奏疏。
“下官恭送巡抚大人!”
“本官在任期内,并没有替浙江的老百姓做什么实事,实在是受之有愧啊!”
时间就这么缓缓流逝,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只见海瑞将内心纷乱的思绪压下,并唤来下属。
毕竟,不是谁都有魄力,敢跟那些世家大族们对着干。
吕芳闻言,也不作推辞,径直在嘉靖的对面落座。
紫禁城,乾清宫内。
嘉靖在应了一声后,从蒲团上缓缓起身,自顾自地来到龙椅上坐下。
而海瑞不仅这么干了,而且还亲自带兵,将那些与他作对的世家大族的家给抄了,并为国库带来了八千万两白银的收入!
随后,众人便开始热烈地讨论起了,在大明夏天的时候,哪个地方最为凉爽。
海瑞如此感慨着,顺势端起一旁的茶杯,轻啜一口。
待嘉靖的话音落下,一旁的太监很快便准备好了棋盘。
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叹了一口气,率先挑起了话题:“唉,今年的天气可真是够邪门的,老夫活了大半辈子了,还从来没遇到过这种天气!”
紫禁城,督察院。
胡宗宪见此情形,瞳孔骤然收缩,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的神色。
“诸位,咱们就此别过!”
“嗯,这样做果然对修炼大有裨益,再这么下去,有朝一日,朕定能突破至筑基境界!”
“真没想到,都过去这么久了,居然还能够把这桩案子给翻出来!”
当日,在下值以后,徐阶未作丝毫犹豫,径直乘坐轿子,返回了位于京城内的宅邸。
老者的话音落下,道路两旁那些乌泱泱的百姓,也尽数跪伏于地,异口同声道。
……
毕竟在大明,万千读书人的终极梦想,便是能够踏入内阁,担任内阁阁老一职!
“诸位可别忘了,赵大人可是庶吉士出身!”
“也没有那么多的苛捐杂税,咱们这些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过了起来,要不是您剿灭了倭寇,咱们老百姓哪来今天的安生日子啊!”
“老夫虽然已经是半截身子入土,但还远没有到老糊涂的地步,您是一个好官,不折不扣的好官,在您的心中,有咱们浙江的老百姓,您配得上这两把万民伞!”
为了不让自己感到无聊,众人索性聚集起来,聊起了闲话。
那名胖乎乎的官员闻言,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无大碍,随后,只见其伸出手,指着面前的那封弹劾奏疏,呢喃自语道。
徐阶在从管家的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精神为之一振。
只见一名官吏将手上的毛笔放回原位,紧跟着感慨道。
“是,老爷,小的一定将您的话带到!”
正当嘉靖如此感慨之际,侍候在一旁的吕芳,见嘉靖结束冥想,连忙迎了上来,俯下身体,恭敬道。
“恭送巡抚大人!”
“告诉他们,但凡是与杭州知府马宁远相关的奏疏,都压一压,其余的一切照旧!”
胡宗宪见此情形,不由得怔楞了片刻,正当其还在思考,究竟是哪方面走漏了风声时。
第一层写的是,万姓恩星,第二层写的是,诰授骠骑将军、浙直总督、浙江巡抚,胡宗宪大人德政,第三层则是数不清的姓名,除此之外,在伞身,还有许多写有名字的绸条。
随后,管家的脸上浮现出欲言又止的神色:“老…….老爷,其实还有一件事……”
“不仅如此,在那封奏疏中还额外提到了,这桩案子在不知不觉间,被刑部那边压了下来。”
“也罢,既然闲来无事,吕芳,陪朕下两盘棋吧!”
随后,只见胡宗宪将其中的一把万民伞,递交到一旁的随从手中,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手上剩余的一把万民伞打开。
此刻,胡宗宪正立于甲板之上,看着两岸的景色,神色恍惚,无数回忆在他的脑海之中不停浮现。
“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王用汲也能够做到这一点!”
毕竟,与胡宗宪这位朝野上下一致认定的,劳苦功高的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不同。
先前那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带着两名孩童,向胡宗宪赠送万民伞的情形,在他的脑海中不停闪过。
而内阁那边也因为此事,弄得焦头烂额。
嘉靖在听完吕芳的叙述后,脸上满是嘲讽的神色,如此评价道。
“我胡宗宪,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那封弹劾奏疏洋洋洒洒,写了好几篇,其中主要是弹劾杭州知府马宁远,擅自调动卫所士卒,纵兵踩踏秧苗,并闹出人命一案!”
王用汲身为淳安县令,自然也来到了码头,送别胡宗宪。
就在几天前,吏部那边,有关他的调令,也一起下来了。
“巡抚大人此言差矣,这么多年以来,浙江在您的治理下,风调雨顺,粮食年年丰收!”
随后,只见海瑞回过神来,无声自语道:“大人,您说得没错,这京城内的水,可不是一般地深啊!”
只见郑泌昌率先跪伏于地,随后看向胡宗宪所在的方向,沉声道。
想到这里,众人便一阵感慨,一方面是感慨赵贞吉慧眼识珠,另外一方面则是感慨海瑞的好运,以及其出众的能力。
他决定跟胡宗宪一同乘船返回京城,此时的他,对于自己接下来的前途,满是忧虑。
那名官员如此想着,不假思索地将手上那封弹劾奏疏,放回原位。
管家听闻徐阶此话,当即神色一凛,低下头,沉声应道。
此刻,赵贞吉在离开京城前的叮嘱,在他的脑海中缓缓浮现:“这京城内的水,要远比你想象的深得多,稍不注意,就会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局!”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待船只离开码头后,便按照既定的路线,顺着河道航行,接下来,他们将经由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直达京城。
“遵命,陛下,奴婢一定将话带到!”
随后,只见其不停地向那些百姓拱手还礼,沉声道:“大家都起来吧,本官实在是受之有愧啊!”
随后,只见嘉靖将目光从吕芳的身上收回,摆了摆手,如此吩咐道。
“下官恭送巡抚大人!”
在这之后,郑泌昌身后的那些官员,也齐刷刷地跪伏于地,异口同声道。
别的暂且不提,单就抄没出八千万两银子,这一项功绩,就足以让海瑞坐稳右都御史的位置!
众人见闲话聊得地差不多了,也重新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开始处理起了那些被送来的弹劾奏疏。
督察院并未因为赵贞吉的离开,而掀起任何波澜,督察院内的光景,仍旧和往常一样。
在这之后不久,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带着两名七八岁的孩童,颤颤巍巍地走到了胡宗宪的面前。
但不久后,海瑞就被身为钦差大臣的赵贞吉所看重,去往了督察院任职,再后来,这桩案子便没有了下文。
王用汲在想到这里的时候,颇为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呢喃自语道。
里面的内容他早就看过了,是关于当初在改稻为桑的时候,杭州知府马宁远,擅自调动卫所士卒,纵兵踩踏秧苗,并闹出人命一事。
自从朝廷出兵平定播州以后,便陆续有许多土司派遣使者来到京城,以此来向朝廷表忠心。
“是啊,谁都知道,胡宗宪是严阁老的得意门生,这么多年以来,为朝廷立下了赫赫功劳,这次胡宗宪被陛下调回京城,应该会被委以重任,说不定还能够入阁!”
海瑞清楚地记得,当初自己在任淳安县令一职的时候,还因为这件事,在胡宗宪的面前,毫不留情地参了马宁远一本。
胡宗宪见此情形,旋即上前,极为郑重地从那两名孩童的手中,接过万民伞,朗声道。
高翰文是小阁老严世蕃的学生,马宁远则是胡宗宪的学生,浙江布政使郑泌昌、按察使何茂才、以及刑部侍郎张润德等等,都是严党内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好不容易才消停一会儿,难不成,双方又要斗起来了吗?”
不过由于他品秩低微,因此,他只能够站在队伍的最末尾处,一个十分不起眼的位置上。
此刻,海瑞心乱如麻,眉头紧皱,久久不能做出决定。
管家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徐阶斩钉截铁地打断了:“行了,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有什么话回去再说!”
“是,老爷!”
随后,徐阶便在管家的引领之下,迈步进入了宅邸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