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祥瑞:吐蕃大捷(1 / 2)
“元符!”
随着邸报昭告天下,大宋正式改元元符!开启了新的时代。
“元符,大的祥瑞也!我大宋这几年的确是祥瑞不断、国泰民安。”
一个书生看着邸报的内容,不由微微颔首。
这些年大宋的日子的确过的比较舒心,对外战争连战连胜,国内变法屡获成功,国力蒸蒸日上,对比曾经的大宋,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祥瑞之年,当今官家改年号为元符也算是名正言顺。
“依我看,邪医范正才是大宋最大的祥瑞,没有范正的邪方,大宋又岂能有今日的成就。”一个商户傲然道。
一众开封百姓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大宋之前并非没有变法,前有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后有王安石变法,更有立志变法改变大宋的仁宗和神宗。
然而前两次的变法结果却不尽人意,反而加剧了大宋的党争,几乎将大宋拖入了深渊。
而如今大宋变法用了范正的邪方,才仅仅四五年,就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简直是不敢想象,这不是祥瑞是什么。
更别说邪医范正有变法医家成功的案例,一次成功是偶然,两次变法皆成,那就是让世人无话可说。
整个开封城都在对官家的新年号议论纷纷,然而几乎所有人都一致将祥瑞认为是邪医范正。
就在此刻,一骑八百里加急冲入开封城中。
“报!”
“吐蕃大捷,溪巴温父子伏首!”
随着八百里加急从开封城疾驰而过,整个开封城都纷纷被惊动。
“又一个祥瑞来了!”
不少开封百姓对视一眼,会心一笑道,
这些年大宋所遇到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相比之下,击败吐蕃这个千年夙敌,竟然显得有些平淡了。
吐蕃大捷在民间显得颇为平淡,然而在朝堂却引起了轰动,毕竟这是他们牵挂已久的战事。
“好!太好了!”
赵煦激动的难以自抑。吐蕃的战况已经拖得太久了,久的让他早已经心焦,如今终于放下心来。
“恭喜官家,平定吐蕃,南下大迂回战略第二步顺利完成。”
百官闻讯而来,纷纷祝贺道。
吐蕃的大捷并非仅仅征服一个衰落分裂的吐蕃诸部,更重要的是证明了大迂回战略的正确性,征服了吐蕃,大宋就可以两线夹击大理,将唐代就已经失去的西南彻底收回。
若是原来定然会有保守的大臣怒斥:国虽大好战必亡。
然而如今大宋想要击败辽夏,就必须拿吐蕃大理练兵,再加上国内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万万,即将迎来人口大爆炸,若无充足的土地谈何养活如此多的人口。
如今已经不是大宋要不要战争的问题,而是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如果大宋不进行战争,迟早要不攻自溃。
“吐蕃已经平定,朕认为是时候进行进攻大理,彻底完成南下大迂回战绝。”赵煦意气风发道。
“官家三思!此刻绝非是攻打大理之事。”
“大宋已经连续对战辽夏,青塘吐蕃四国,大理之事还请暂缓一二。”
…………………………
出乎意料的是当朝三位宰相和满朝百官都纷纷劝阻,认为此刻不是进攻大理之时。
“这是为何?大理高家以臣窃君权,乃是乱臣贼子,朕此刻出兵大理师出有名,定然让大理一战而下。”赵煦意气风发道。
赵煦年轻气盛,如今大宋国力强盛,对于开疆扩土极为热衷。
范纯礼劝说道:“所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当初大宋攻占青塘,就引来了一众吐蕃部落的反叛,根本无法立足,大宋调过去三万厢兵作为建设兵团,这才堪堪稳住局势,而如今吐蕃的地域更胜青塘数倍,而且刚刚征服,若是再贸然进军恐怕后方生变呀!”
范纯礼所担忧的不无道理,大宋刚刚征服吐蕃,吐蕃人心定然不定,若是攻打大理不利,恐怕会让现在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苏颂也点了点头道:“微臣认为,攻打大理并不用急于一时,不若再往吐蕃高原调集数万厢兵,彻底稳定局面,再对大理徐徐图谋也不晚。”
赵煦眉头一皱,看向最后的章惇道:“章相公也是同样的意思?”
章惇拱手道:“欲速则不达,大宋已经在两年间连续攻占青塘和吐蕃,两地地势险恶,路途遥远,若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微臣建议官家还是稳扎稳打。”
一时之间,三位宰相意见一致,全部都不同意赵煦攻打大理之策。
赵煦见状,不由一阵气馁,他虽然满怀壮志,但是当朝三位宰相都认为需要稳扎稳打,他也只能从善如流。
“若是吐蕃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下来,那是不是就可以继续大迂回战略第三步了。”
忽然,一个突兀的声音响起,顿时吸引所有人的注意。
“范正!”
三位宰相忽然一顿,纷纷听出了范正的声音。
赵煦闻言更是眼睛一亮,他根本没有想到在当朝三位宰相都反对的情况下,竟然是范正主动支持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