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崖山多忠魂,难忘庙堂上(1 / 2)
“殿试继续进行。”
李济的决定让所有参加殿试的考生有些意外,他们原以为李济会因为突如其来的政务而被迫打断殿试的进攻。
毕竟张世杰急匆匆地闯进来,脸上的焦急神色没有任何作假的成分,突发事件需要立即解决。
“元叹,渤海太守号令全天下的州牧太守起兵讨伐董卓,依你之见,联军的胜算几何?”
李济可没理会考生们的意思,继续对顾雍进行考核。
顾雍如今不过二十年载,却已养成一身威严气势,沉默寡言的他听到李济的提问后,立马拱手说道:
“雍觉得虽然联军声势浩大,集天下之无数兵马,但董卓坐拥凉州和司隶之地,又有洛阳八关这样的雄关据守,除非董卓军内部出了问题,否则联军的胜算不算太大。”
说罢,顾雍陷入沉默,显然没有再作解释的意思。
李济的谋主们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而卢植也是陷入沉思,认为顾雍的观点有些道理。
在顾雍身旁还未参与考核的两位文人,脸上露出赞同的意思。
虽然袁绍有着汝南袁氏这个金字招牌,天底下的州牧太守大多数受到汝南袁氏的照顾,就连霍乱朝纲的董卓也曾是他们的门生,袁绍想要集齐大量兵马并不困难。
但是董卓也不是好惹的,与凉州叛军合作的他拥有着一批民风彪悍的羌人士卒,再加上自己的西凉军和收编而来的洛阳禁军,借助汜水关等雄关来防御联军并不困难。
而且绝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董卓军是董卓的一言堂,而联军并非袁绍的一言堂,参与其中的太守,之间或多或少有着仇恨,只需要一根导火索就能将他们瓦解。
顾雍虽然不懂军事,但他智谋过人,轻易地看出联军的弊端。
“如果董卓败的话,那么元叹觉得败的原因是什么?”
李济对于顾雍的话十分认可,连忙追问道。
然而这一次顾雍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微微摇了摇头,“雍不善军事,又无通晓人心的能力,董卓如何败雍不敢下判断。太守身边有比雍还要出彩的能人,他们或许知道董卓败的条件。”
“谦逊有礼,蔡公你的子弟真不错啊。”
李济突然大笑起来,连连鼓掌称赞道。
“他只是跟随我学习音律和书法,我从未教导过他这些东西,这一切都是他自己学习得来的。”
蔡邕话虽如此,但脸庞上的喜色未曾掩盖,还连连向着自己的好友挑眉,喜上眉梢。
卢植的嘴角抽了抽,无视起自己的好友。
即便卢植眼高于顶,也十分认可顾雍的才情,而李济的这一番称赞无疑是认可了顾雍的才能,想要委以重任。
“太末县县令年事已高,已经连连向我提出辞官的意愿。我欲让你接替这个职位,你可愿意?”
李济直接以县令一职委托给顾雍,让在场的考生们大吃一惊,他们没想到李济居然会如此看重对方,竟然直接提拔职县令职位。
以顾雍的年龄,只要在任上没有犯了大过错,势必很快就会被提拔到李济势力的核心里,担任要职。
之前的文举殿试考生有些发酸,他们不过是被任命为各地方的官吏,显然没有入李济的法眼。
“既然这样,雍愿意一试。”
顾雍也看出了李济的用意,脸上的沉默似乎退却一丝,连忙拱手回道。
沉默寡言不是坏事,但是老是不说话那也不行,李济只好认为这不过是顾雍的一个缺点,尽可能的无视这东西。
接到李济的任命后,顾雍没有选择停留在龙雀城里,而是当场向李济提出请辞,想要立马出发太末,整顿政务。
顾雍的雷厉风行让李济等人十分欣赏,于是乎李济答应了顾雍的请求,让掌管人事的戏志才在官府里挑选出几个能吏,跟随顾雍前往太末历练。
走马上任的顾雍成为了出头鸟,有着顾雍带头,其余参加了殿试考核的考生们也纷纷提出要立马到岗位里进行工作。
李济看到自己的官员开始卖力起来,也没必要阻止他们的热情,于是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很快,大半的文举考生离开了府邸,只留下参加武举殿试的考生们。
“你们既参加了文举考试,又参加了武举考试,你们的成绩都达到了殿试考核的标准。但殿试只能参加其中一个,不知道你们参加哪个。”
李济没有立即开始考核,反而还询问起这群考生中最特殊的两个人。
他们都身穿破旧的儒服,身上的儒家气质浓厚,很难相信他们还参加了武举考试。
这群武举考生中都是膀大腰圆的壮汉,尤其是九尺之高的董袭,一只手臂都比这两位文人的大腿还要粗壮。
“回太守,我们想要参加武举的殿试。”
两人相视一眼,随后给出了答案。
这让李济有些意外了,毕竟他们在历史上都是担任丞相之类的职责,理应更偏向于参加文举才对。
然而李济不知道的是,他们已经猜出了文举殿试的大概考核情况,想要试试武举殿试罢了。
虽然他们种田不行,差点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但他们始终对自己的才能充满信心,无论走文还是走武,都能很快担任高位,深受器重。
既然这两个人才都参加了武举殿试,李济也不好出声阻止,只好将他们归类至武考生一类了。
一共十名武考生,其中的八人都是参加了勇武科目考核,兵法考核的人寥寥,而且还有是一些只知典故不知兵法内核的空壳,连赵括都不如。
杨素只要稍微提问一下,就将他们问得哑口无言。
李济将这些考生全部查看了一遍数据面板,除了董袭之外,他们的勇武值都是在五十到六十之间波动,没有一个到达三流武将水平。
不仅仅是这样,他们统帅值也低,都是处于十几二十几的行列,指挥兵马的能力几乎等于没有。
以他们的条件,大多数要被充当至军中的基层军官,根本没有晋升将帅的资格,少数几个获或可以被挑选到各个将领的亲卫部队当中去,必要时刻充当尖兵。
在李济的示意下,龙雀军的猛将们纷纷在几个考生里挑选一两个到自己的亲卫队里面,充当排面。
而董袭由于与周仓交过手,虽然被击败了,但李济当场将他晋升为军侯,还将他分配至水师当中,在这里自然不需要再做安排。
将这八个武考生打发走之后,还留下两个文人。
这两个文人都参与了文举和武举考试,皆在这两次考试当中取得惊人的成绩,让龙雀军不少文官为之一惊。
能文能武的考生并不常见,东汉末年仅仅只有卢植才能作为代表人物。
卢植也是听到考生里面出现了这样的人才,自然是升起浓厚的兴趣。
“草民陆秀夫见过太守!”
“草民范仲淹见过太守!”
如果说陆秀夫不太为人熟知,但要是提及文天祥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知道他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