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侦探推理 > 风起时空门 > 第二百六十九章 民情与名望

第二百六十九章 民情与名望(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穿成恶毒后娘?反派一家有福了 都市神医:开局九张婚书 悠闲人生从小金刚身开始 集众成仙 披荆斩棘的赘婿:从扮演傻子开始 我微信约到女鬼 开局一条猴,然后它杀疯了 大唐:这个太子太妖孽! 娘娘出身商户,上位手段很富 洪荒之不灭幽海大尊

结果孟彦一翻,果然原先挺多的地,都被人买了。“就剩这些了?”

“可不是。孟将军不知,现在不只本地百姓商贾买地,外来的富户都要买地。这些天,赵将军陆将军陈将军他们都来买地。”

孟彦一愣,他还来晚了?

孟彦细细比对鱼鳞册上的土地,他庄户人家出身,好地劣地,能种什么庄稼,地里能打多少粮,门清,对现有的这些地,不太满意。

“就没别的地了?你没骗我?别不会是不想卖我吧?”

“哎哟,我的孟将军,我有十个胆也不敢骗您啊。那地价都是一样的,我卖谁不是卖?确实是您来得晚了,好地都让人挑走了。”

见孟彦不高兴,想了想,便给他支招,“您看啊,函谷城周边的地都给人挑了,但附近周城估计还有不少地,您不如让人到附近去买?”

到别的城去买?

孟彦有些不乐意。离函谷城太远的地,他不想要。他把家人接来,会安置在函谷城的将军府,若地买得太远,如何照应?

见他犹豫,邬康安加了把火,“我听说化隆县县令给越王去信,说西北的地价这些年定的便宜,建议王爷比着中原等处的地价,重新定价呢。”

可千万别犹豫,现在买地的人多,万一地价提了,一是买地的成本高了,二是怕别处的好地也给人挑走了。

呃?孟彦听完愣了愣。

琢磨了一番,朝邬康安拱手,“多谢邬县令相告,那我让人别处买去。”抓过银子,起身匆匆走了。

越王府书房,赵广渊在翻看各处书信。林照夏在一旁翻看账本。

林照夏不时叉起盘子里的小块西瓜喂到赵广渊嘴里,赵广渊也没看,歪头准确地接住,吃得津津有味。

“石头地的西瓜好还是陵瓜好吃?”

赵广渊顿住,细想了想,“陵瓜好吃。陵瓜果肉更细腻一些。但甜度……两者差不多。”

林照夏笑了起来,点头认同他说的话。“蒋夫人她们也说陵瓜更细腻,但说起甜度,德阳却说石头地的瓜更甜。”

“估计是这边白天更热,所以德阳觉得瓜更甜些。”估计是西北处处不如京城,更觉得这西瓜珍贵。

林照夏点头,“这边日照时间更长,瓜就显得甜一些。”

说完又笑了起来,“今早邬县令夫人来,带了好些礼物,特特感谢你提携邬县令,说家里多了这些瓜地,进项比哪一年都多。还给我送了一匣子西域的宝石,我说不要,她还以为我看不上。”

“你一个王妃,什么礼收不得。”

赵广渊不以为然。再说,不过是一匣子西域宝石,估计也是别人送邬康安的。比之他跟着自己买的那几顷瓜地,不算什么。

“无功不受?,一匣子宝石呢。”林照夏还是不习惯收别人的厚礼,觉得心里有负担。

又说起邬夫人跟她说的玩笑话,“说是邬县令原本苦于地多卖不出去,现在又觉得地太少不够卖,说每天都有人找邬县令买地。听说军中很多将领也跑去找他买地。”

赵广渊点头,这事他已经知晓。

孟彦等人去买地的事他也听说了。现在几乎军中所有的将领都跟着买地了,就是方胜也让家人买了不少。

“等地里的棉花和土豆收了,也有足够的种子分给大家,到时西北的地就不会像之前那样大片大片的荒芜了。”

“那各地县衙光卖地就能收不少钱。怕是今年的税赋都能收不少。京城只怕不会无动于衷。”

若这些税赋并互市的关税商税超过养兵的银子,京城一定会有动作。

“倒也无妨,我本未打算扣着这些税银。”到时朝廷给军中发了粮晌,亦会重提封赏军功一事。

林照夏翻着账本,“咱们的银子还能支应。”不想他因银子要跟京中妥协。

“我知道。”但朝中不会放任这种情况持续太久,不然朝廷的兵,真成了他越王府的私兵了。太子也不会干看着。

先生说莫妄动,让太子先动。他深以为然。只是如何才能让太子动呢?

第一茬西瓜并没有多少,都给富户和商贾们瓜分了,街市上极少看到有卖。等第二茬西瓜大量上市的时候,街市上也有卖瓜的了。

自开春,西北因互市的兴起,至商业异常繁荣,各地来西北开铺开作坊的络绎不绝。因西域诸国喜欢大齐的瓷器,窑口都开了十几处。各地又在越王的倡导下,起了囤田热,到处都缺人开荒种地。

活计不缺,工钱就不缺。腰包鼓了,百姓们也愿意花些钱吃一牙这精贵的西瓜了。

大热天的,解暑最好的就是这西瓜了。什么酸梅汤,绿豆饮都不如这西瓜。那是吃一牙想一牙。

街市上卖西瓜的摊子,卖得异常红火。

每天慕名而来的比比皆是。

尝到了卖瓜的甜头,西北军兴起了买地种地的热潮。

加上之前买瓜地又不细心照顾肠子都悔青了的那群商贾,西北各处买地热情高涨,也至越发多的人来此地寻活计。

赵广渊不仅用西戎赔偿的马匹和牛,还有军中退下的老马在各城池之间拉人拉货,还在各城之间建起数十个驿站和脚店,明面上是供来往客商歇脚,但暗地里,却做收集信息和发布消息之用。

各地有什么政令,或是何处有活计找小工,都会放在驿站发布。附近的百姓已经养成跑驿站看政令寻活计的习惯。

而随着各地卫营招募兵力的增加,这些士卒与家中通信往来,也会送到驿站,再由驿站中的老兵分送到各镇各村子。

于是各地的百姓也通过驿站来与各地的家人传送家书。

先前像鲍夏这种带着儿子出来寻活计,妻女留在家乡的,有了这个驿站,觉得异常方便,不仅通过驿站与家人通信往来,发了月钱也会通过驿站送回故乡。而家乡的亲人也会通过驿站给在外做活的家人送包裹送家乡特产。

驿站的通信服务越发做得大。

因送信的都是西北军中退下的伤兵残兵老兵,且这么久从未出现丢信失窃的情况,渐渐的各城的商人也托驿站送货。

驿站的生意越发做得大,每天穿着西北军兵员服的送人拉货的队伍穿梭在各城各镇各村落之间。

生活上的便利,以及西北到处有活计能活人性命,又有越王的百万雄兵把守,安全上有了保障,越发引得许多人往西北来。

越王在民间的名望大涨。

时间过隙,转眼,地里的土豆可以收获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大饥荒,我娇养整个女儿国 皇权 索菲亚大教堂 一入系统,我成了老大! 八零:你退婚,我嫁军官你哭啥 颂钵响,古今通,我助太子杀九州 1895血在烧 备中的伊达独眼龙 逍遥小地主 开个飞机去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