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董卓撤兵(2 / 2)
董卓手持利剑,身周的亲兵不掩饰杀机,谁还敢乱动,不甘的应着。
董卓走在最前面,余光不断的看向身旁的李儒。
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一个都不能伤着,正是曹操攻势最猛的时候,董卓不敢有一丝大意。
李儒讷讷的说不出话来。
他名义上是跟着董卓的,暗地里也投靠了吕布,这种时候,他说错一句,就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董卓见状,心里呜呼,越发想念贾诩了。
董卓下了城楼,还没走几步,突然有一个士兵飞奔而来,落马不稳,连滚带爬,来到董卓跟前,急声喊道:“主公,荆州刘表偷袭相县,孔伷等人为内应,相县已经陷落了。”
董卓脸色骤变,长剑一把抵住着传令兵,喝道:“胡说八道!刘表什么时候入的豫州,为什么老夫一点都不知道!?”
传令兵被吓了一跳,颤巍巍的道:“主公主公,是说董中郎将命小人传的消息。”
董中郎将,董卓的侄子,董毅,负责守卫相县。
李儒已经信了,心惊胆战的不敢说话。
牛辅却急了,大声道:“义父,回师吧,再不去,我们的妻儿老小都要没命了!”
牛辅的家眷都在相县,一旦朝廷兵马入城,按照惯例,那是诛三族,一个不留的!
郭汜,李榷等人也纷纷说话:“明公,回师吧,相县不能丢!”
“相县一旦丢了,我们就是无根之萍,随时会被朝廷包围在这里!”
“明公,回师吧!”
“回师吧!”
董卓的心腹们急了,他们的一切都在相县,相县一丢,他们将是丧家之犬,败亡就是迟早的事情!
董卓看着这一群人,心里比他们还急,却又知道,一旦离开瓶壶关,这瓶壶关必丢无疑。届时,朝廷大军将长驱直入,杀入相县。
“奉先我儿,”
董卓沉着脸,道:“你护送老夫回相县,胡轸留下守卫瓶壶关,告诉他,瓶壶关要是丢了,老夫诛他三族!”
“是!”吕布没有迟疑,朗声应道。
但余光瞥过张济,牛辅等人,目中寒意森森。
张济迎上了他的目眼神,满脸杀意。
他知道,吕布劫走他的妻子,应该还没来得及做什么,清白还在,必须尽早救出来!
董卓不管那么多,匆匆收拾,带着大军便离开瓶壶关,极速回师相县。
而被留下的胡轸,一脸震惊不可思议,问向亲兵,道:“主公真的走了,只留一万人给我?”
亲兵道:“是,而且,是老弱病残。”
胡轸顿时双眼阴沉的可怕。
这不是等于让他送死吗?
一万老弱病残,怎么守得住瓶壶关,怎么对付得了曹操?
胡轸脸色难看无比,一有时间无所适从。
而关下,曹操攻势愈急,喊杀声仿佛就在眼前。
胡轸没有其他办法,急吼吼的道:“守!给我守住了!”
亲兵没有办法,只能应话,一万人拼死守关。
曹操确实攻的很猛,夏侯惇,关羽,黄盖已经身先士卒,仿佛今天就要拿下瓶壶关!
后方,曹操眯着狭长双眼,冷冷注视着。
“他们人少了。”
曹仁站在曹操边上,敏锐的注意到了关上的变化,与曹操低声道:“将军,有情况。”
曹操微微点头,道:“皇城府那边说,可能会提前动手。”
曹仁明白了,回头看了眼,道:“要压上来吗?”
他们身后还有三万大军,一直在做着准备。
“暂且不动。”
曹操抬头看了眼他天色,道:“钦使就要到了,不能提前破城,让他们退下来吧。”
曹仁道:“是。我再派人探查一下关内的情况。”
“嗯。”
曹操望向刘备,孙策方向,道:“盯一盯他们。”
曹仁会意的应下,道:“那,袁绍那边……”
曹操顿时冷哼一声,道:“他要是先一步找到了,不会这么安静。”
曹仁没有再说,传令夏侯惇,关羽,黄盖后撤回来。
攻势凶猛的大军,如同潮水一样,节奏分明的后退。
关上的胡轸是大松一口气,苦思冥想着该怎么办。
董卓带着所有人跑了,留下他来断后,实则是等于要他死。
曹操收兵回营,与刘备,孙策在大帐内,说着战事情形。
孙策,刘备也都察觉了瓶壶关上的异样,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发问,讨论。
而曹操略微心不在焉,有一搭没一搭的应付。
刘备与孙策也感觉到了,但他们现在还不够在朝廷眼里,实力弱小,根本不知道,朝廷派了一位钦使前来督战。
郭嘉喝着酒,坐在一旁,同样在静静等候。
洛阳城离这里并不算太远,但从他们得到的消息来看,是陈留王刘协,可又有其他杂音,显得模棱两可,谁也不知道这位钦使到底是什么情况。
而这会儿,赵云护送着刘愈、荀攸到了瓶壶关不远处的一个山谷。
刘愈仿佛对什么都很好奇,在两千多禁军中进进出出,而后居然还追着一只野兔,跑进了山里。
被赵云追了回来,道:“二殿下想要野兔,微臣派人去抓就是,切莫进山,太过危险。”
刘愈抱着笼子里,瑟瑟发抖的小兔子,喜笑颜开,而后仰着脸与赵云道:“我以前想养一只,被父皇给揍了,子龙,我能养他一阵子吗?”
赵云想了想,道:“进宫之前都可以,二殿下莫要带进宫。”
“太好了!”
刘愈抱着笼子,小跑着去他的马车,从里面掏出点心,就要喂给小兔子。
荀攸在一旁看的分明,暗自皱眉。
他们‘颖川党’虽然属意的大殿下刘绍,但那位大殿下有些‘痴傻’,不是明君之相。
他们的目光,也悄悄转移到了这位二殿下身上。
见他这般跳脱,完全不知礼数,他要是登基,或许是另一个先帝!
荀攸面无表情的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
当今陛下,也不是他们心中的明君,只能寄望于下一代。
这下一代,也没有让他们看到希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