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先生,贵升跑掉了(2 / 2)
好家伙,这袁氏一族兢兢业业守护金山卫至少二百三十五年的光阴。到了1644年,满清就要入关了。
“我们这些当兵的,最怕袁千户,哦,还有侯同知来此巡视练兵。练完了,兄弟们都要脱一层皮。”阎红玉还在津津有味地啃那只鸡爪。
“那有什么用,你看看这些兵士,一个个无精打采的样子!”袁寿指了指正好端菜上桌的田二。
高希打量了一下田二,一身打了补丁的短衫,人很瘦弱,满脸菜色,显然营养不足、没吃饱。
高希拿起一只鸡腿和一块饼,递给田二。
田二咽了一下口水,却不敢接。
“高公子给你,就拿好了!”阎红玉大声说道。
田二接了饼和鸡腿,连声道谢,唯唯诺诺地退了出去。
“我是想好好练兵,但没钱、没人、没权啊!”袁寿大有满腔抱负无法施展的郁闷。
明太祖朱元璋搞出来的这个卫所制度,初衷很好。
无事的时候,军士就自己种地、自给自足,同时进行必要的军事操练,也是说寓兵于农、守屯结合。这样一来,国家财政无需负担庞大的日常军费,所以朱元璋才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有事的时候,卫所的官兵又可以被调动和组织起来,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看起来很美!
现在才是永乐七年,像金山卫这样的远离北方边境的卫所,已经有了衰落的端倪。
袁寿眉头微锁,抬手指着空旷的营区抱怨道:“高兄,你看看,空荡荡的。难得今早拉出去一帮兵士跑一跑,回来就散了,都回家伺弄田地去了。唉......”m.166xs.cc
“也不能怪他们,兵饷老是拖着,家里的田地再荒了,谁给他们饭吃?”阎红玉无奈地接了一句。
其实拖欠兵饷,兵士吃不饱饭,军户主要精力放在了屯田上以应付艰难的生活开支,根本无心操练,属于普遍现象。
金山卫设有七个千户所,按照正德年间《金山卫志》的记载,金山卫的兵力编制是13357名。但事实上,卫城建立之初的总兵力大概只有5000名,照理说应该增兵才是。
后来确实对金山等地实行过4丁以上者征1人补充卫所兵力的政策,还陆续抽调福建的福兴、漳州、泉州府的男丁补充过来。就这样,到正德年间,金山卫的总兵力也才7981名。
虽然没有用足编制,但总兵力近8000名,似乎也不少了吧?扯淡!
现在,就在袁寿、阎红玉和高希喝酒的当下,金山卫的实际总兵力也就是5000来人。更严重的问题在于,真实战力顶多也只是表面上军士人数的维持。
最近一次关于“囤戍比例”的指示,还是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发出的,朝廷要求卫所军士“以十分之七屯种,十分之三守城”。
换算一下,金山卫真正训练打仗的士兵只有1500人,其余3500多人都忙着种地去了。也就是说,勉强能打仗的士兵人数,大概只占到兵力编制的十分之一多一点。
前所千户出缺,代管前所训练的中所副千户袁彬,虽然是一个治军有方的将领,但也只有他来巡视、训练的那几天,整个营区才看起来像点样子罢了。
军士们天天愁吃饭问题,又领不到足额的兵饷,这兵还怎么带?
千户出缺,副千户李毅根本压不住。袁彬只是代管兵士操练,况且这两年的身体也大不如前。
袁寿,现在只是一个小旗,手下才十个人。他爷是想让儿子在军中历练历练,日后好接班。
袁寿满腔抱负,但看看卫所兵事日益糜烂,一时又使不上劲,只能牢骚满腹了。
“来来来,红玉,和我摔一跤试试!”喝了几口、酒酣耳热,袁寿脱去外衣,露出短袄来。
“袁兄,你这是想诚心整我呢!我认输,算你赢。”阎红玉可不肯放弃面前的酒食。
他家是典型的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军户,靠着几分军功,做到百户。和袁寿这个未来的领导关系不错,日子过得要比一般兵士好一些。
今天这顿吃食,也算是难得改善伙食,都是袁寿做东。他此时哪里还有心思练摔跤,先吃饱肚子再说。
“来来来,高兄,你和我个头差不多,咱俩切磋一下。我看你蛮单薄的,让着你些便是了。”袁寿满脸红光,似要借着酒劲和身体对抗,宣泄胸中郁积的不快。
“好,我陪袁兄玩玩。”高希也不含糊,脱了外衣扔给一旁侍立的平安。
倒是平安急了:“少爷,你身子弱,比不了袁公子,别比试了。”
“哈哈哈,什么比试不比试的,就是兄弟们耍着玩罢了。别啰嗦!”高希说道。
高希当然比不了袁寿,虽然俩人身高差不多,但高希这躺了十八年的病秧子,虽然现在已经没了疯病,身体毕竟还薄弱,怎么可能和袁寿这样身强力壮的旗官比试呢!
高希心里当然清楚:没得比。
不过在前世,他可是健身房里的资深训练达人,搏击、摔跤没少练。
既然蛮力比不了,那么就智取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