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烧坏的花觚?(2 / 2)
施助理看到笔筒的第一反应和秦立差不多,看到这款笔筒露出的底足,下意识就说了一句:“民窑?”但很快就又说了一声不对,“清代民窑做不出这成色,民国也没仿制过这种形制的笔筒……厉害了,还挺考究眼力的……”
随即便没了声音,显然是在研究。
韩老板也凑到跟前,带着思索之意跟他一块细瞅。
秦立没打扰二人鉴赏,自顾自观看店里的瓷器。
不得不说,韩老板还是很用心的,售卖的瓷器虽然现代仿品占了大半,但基本都是中仿和高仿,没有那种一眼看上去就感觉很低级的赝品。
剩下的那些有三分之二的古代民窑,清代和明代的都有,都是做工比较精致的,其中甚至不乏假官古器。
所谓假官古器即古代民窑当中的那些名窑烧制出来的仿官瓷器。
这种瓷器虽然比不得官窑,但品质已经差之不远,堪比现代的精仿,但比现代精仿更具有古韵,与真品甚至可以做到鱼目混珠的地步。
现在市场上价值比较高的古代民窑瓷器,就是这种,尤其清三代的假官古器,有些甚至比清晚期的官窑瓷器还要贵。
剩下的那三分之一就是真品了,和江城古玩市场一样,多清中后期,明代的也有,但均不是高峰时期的瓷器,市场价值比之明清高峰时期的瓷器差之不少。
但可以看得出来,韩老板将这些瓷器都用心的划分了区域,真品放在了同一片区域,假官古器放在了同一片区域,古代民窑放在了同一片区域,现代高仿和中仿也区分了开来,让人一目了然。
“咦!”
就在秦立观赏那些假官古器的时候,旁边古代民窑区域的一款青花花觚吸引了他的注意。
花觚整体造型修长秀美,其纹饰采用勾边填色,技法精湛,颈部通体青花装饰,四面绘洞石花卉,腹部四面分别绘折枝花,各托轮、螺、伞、盖4件宝器。腹部之下四面绘折枝葡萄,颈下近腹部及足边各绘火焰纹一周。
这是典型的明代器型,从整体来看,绘工还算精细,釉质也是常见的高岭土烧制的白中闪青色,但通过裸露的器底可以看出,胎质不够紧致,处理的也略显粗糙,但这不是最主要的,让秦立惊疑的是,整个青花发色很特别,整体呈现一种黑灰色调,有点像是洪武期间的黑青花,但有很大区别。
“这肯定不是故意烧成这个样子的,恐怕是烧飞了……”
秦立心中猜测,所谓烧飞了就是窑口在烧制瓷器的时候,温度没掌控好,青花料呈色不佳,特点完全没发挥出来。就跟洪武青花似的,因为烧制技术不佳,本来发色艳丽的进口苏麻离青料被烧成了黑青花。
“不过,从釉水、胎质、绘工上来讲,这款花觚看起来不太像是民窑……难道是烧坏的官古瓷?”
秦立心念一动,想到了明末期间的烧瓷状况。
明代自嘉靖开始,朝廷经济相对窘迫,官窑便将一部分烧瓷任务放到民窑中去生产,官窑器大多数在御厂内完成制坯成型的工序,然后在民窑中搭烧,这就是华夏瓷器史中最初的“官搭民烧”。
而到万历中后期,万历下令官窑不再烧制瓷器,不过这时候的宫廷用瓷库中有盈余,并未从民间大量烧制,直到泰昌天启崇祯年代,所有朝廷用瓷均由民窑独立完成,御窑厂只负责设计图纸。
而官古瓷,即由民窑生产的官瓷。
想到这里,秦立当即用左手按在了此花觚外面的玻璃上。
顿时间,脑海中有黑白画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