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原来是来找麻烦的(求全订)(1 / 2)
第101章 原来是来找麻烦的(求全订)
木桩上面的香菇是有菌丝的,这些菌丝可以拿来培育,做为菌种。
纪常用斧头砍断之后,在附近又找了一圈,看看有没有其他地方同样长了香菇的。
找了一圈,纪常也没有其他的发现。
于是最后纪常把那段木桩它扛到了自己的肩膀上。
木桩还不到百斤,这对纪常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一路下山,纪常留意着四周的血条还有各种植物等等,希望能遇到一些不错的山货。
红菇纪常到倒是发现了不少,可惜他懒得摘。
下午四点多,纪常终于回到了村子里。
目前,大家还没有拿红菇来称。
纪常休息了一会,然后就去自己未来的茶山看了一眼。
今天来开垦的人有三个,纪常发现三个人干的都挺卖力的,一垄地的宽度有五米,已经挖了一大截了。
挖这么宽比较花力气,花工钱,但是纪常掏的起。
主要是这个时候的工价实在是太便宜了,纪常觉得不挖宽一点都对不起自己。
挖的宽,种的茶树也会多很多,所以总的来说还是划算的。
这些泥土都是黄土,黏性比较强,土地呈酸性。
也许,就是这种黄土和山里的海拔成就了他们村里茶叶的好品质。
纪常呆了一会,分了几根烟,然后就离开了。
这个进度他还是挺满意的,相信用不了多就可以挖好了。
挖还之后,可以先种几年的药材。
他们这边的土质很适合种植太子参这种药材,可以先种上。
不然,一直等到茶苗培育好要两三年。
茶苗种下去之后,依旧可以继续种植太子参。
因为茶苗到到有茶叶可以摘,又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前后合计起来就五年了,土地不可能放着闲置。
他这个模式,也很容易复制,村民肯定是会跟着复制的。
他知道国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跟风。
不管是搞种植,还是开店铺,都是一样的。
只要看到别人的模式赚钱了,就会立马的复制过来。
趁着天还没有黑,纪常就在院子里做了一个简单的高温炉。
用的就是院子里的黄泥土,这个高温炉自然是用来烧那些弹丸的。
等到天黑的时候,纪常的炉子也做好了。
然后他在炉子里放上了足够的木头,将那些阴干的弹丸都放了进去。
陆续有人拿着红菇上门,纪常和刘春花耐心的检查了这些红菇,把不合格的挑出来。
幸好,不合格的都非常少。
看的出来,这些不合格的不是她们故意混进去的,大概率是回来的路上破坏的。
大家都能认真执行这个标准,纪常还是很欣慰的。
不过纪常还是不忘警告他们,如果有人以次充好的,以后就永远不收购对方的山货了。
晚饭纪常吃的就是中午剩下来的馒头,幸好刘春花先见之明,早早的就把晚饭煮好了。
不然,她根本没有时间煮饭给汪顺自己的小儿子还有女儿吃。
到了七点,纪常才把所有的红菇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牛肝菌收购完。
总量312斤,已经超出了纪常的预计。
纪常还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赵明还没有把他们村子收购的红菇过来。
幸好,纪常在赵明的村子里收购的只有红菇。
不然的话,纪常还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么多的菌菇。
现在,他只希望县城可以消耗掉这么多的菌菇。
要不然,他明天就得去搞车,然后把菌菇送到市里售卖。
或者,把这些菌菇烘干,制作成菌菇干。
纪常已经开始考虑,明天要不要给大家限量了。
因为这是第一天,全村的妇女还没有出动。
今天去摘菌菇的都转到钱的,多的赚了3块,少的也有一块。
这样的收入,足够给大家刺激了。
一天能赚一两块钱,这是她们以前不敢想象的。
具体情况,就看明天自己能卖掉多少菌菇了。
趁着赵明还没来,纪常去砍了一些竹子扛了回来。
他需要一些竹筐来装这些菌菇,不然用麻袋的话对菌菇的损坏就比较严重。
现在的竹筐都是它借来的,纪常觉得它们的高度低了点,直径小了一点,需要重新编一批适合装菌菇的新竹筐。
毕竟菌菇比较轻,同时它也比较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