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犁庭扫穴(二十三)(2 / 2)
那便是,征服黑水北岸的肃慎诸部,把他们变成高句丽人,这样,高句丽就能复兴了。
自从碰上燕国以后,高句丽的地盘就越来越往北,不断地被挤压,如今更是要跑去黑水北岸苟延残喘。
“孩儿明白!”
高元流着眼泪,他的心中满是悲愤,那是对国破家亡的悲,对燕国侵略者的愤。
“赳赳高丽,共赴国难,赳赳高丽,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北有高丽,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高丽锐士,谁与争锋!”
高句丽有另一个名字“高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有两个高丽,一个是辽东高氏高丽,也被称之为高句丽,另一个则是朝鲜半岛的王氏高丽,也就是后世韩国人的祖先。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高句丽(高氏高丽)灭亡后,朝鲜半岛的新罗崛起,接收了高句丽(高氏高丽)的许多土地。
后来,新罗逐渐衰落,内乱频繁,发生了类似汉末黄巾起义的内部大动乱。
于是,新罗王朝末年,内部出现了许多军阀,类似汉末诸侯。
这些军阀打来打去,最终形成类似汉末三国的局势。
这三个国家便是高句丽(后高句丽)、百济(后百济)、新罗。
后高句丽类似真实历史上的曹魏,实力最强,但内部发生政变,被一个名叫王建的将领篡位,类似司马家族政变建立晋朝。
再之后,王建更改国号为高丽,也称后高丽。
也就是说,历史上有两个高句丽,同时也有两个高丽。
高句丽和高丽,都是指扶余人建立的政权,后高句丽和后高丽,则都是半岛人建立的政权。
总之,他们的历史,本来很简单很清晰,但因为名字用得太频繁,以至于后世之人很容易混淆。
他们四个名字的关系,就好比西汉、东汉、匈奴汉国、成汉,虽然名字都是汉,但是区别可太大了。
后两者的后人(韩国人),常常故意跟前两者混淆。
因此,高句丽人有时也称呼自己为高丽人,因为高丽是他们的另外一个名字。
就好比燕国有时也会被称呼为辽东国一样,虽然名字不一样,但代表的意思是一样的。
高句丽/高丽的勇士们,高声歌唱着自己从中原盗版后改版出来的军歌,声音洪亮,在寒冷的天气里,砍伐着树木,用着简单的工具,把树木制作成木舟。
“赳赳高丽,共赴国难,赳赳高丽,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北有高丽,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高丽锐士,谁与争锋!”
高句丽/高丽勇士们唱了一遍又一遍,他们不知疲倦,他们热血沸腾。
一百年的国仇家恨,都凝聚在他们的血脉里,贵族们恬不知耻,背叛了自己的民族,但他们这些底层高句丽人,无路可去,就算给王家当狗,也是做奴隶的命运。
团结,只有团结才有一线生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