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秦律(1 / 2)
临近深夜,好出几天的姬柴回来了。风尘仆仆的他,顾不上吃饭,就跑来见姬满生。
“柴叔,这么晚了,怎么还来见我,是有什么事吗?”姬满生看了一眼老实的姬柴,有些于心不忍,姬力端着一碗饭和一条热毛巾,站在门口,探了探头。看见姬满生朝他招手,笑嘻嘻地走了进来,递给姬柴。
“柴叔,边吃边聊。”
望着姬柴朝姬力瞪了瞪眼,分明是在怪罪姬力有些不懂事。姬满生却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他这人很简单,你对我好,那么我也对你好。在他看来,姬柴外出公干回来,只要不是遇着了紧急的事,自然是先吃饭洗脸,最后才是汇报。
可姬柴常年受老管家姬福的教育,做事做人,都脱不开主仆二字。相反,姬力跟随姬满生一同长大,虽平时顶着个受气包的工作,但行事做人却受了他的影响。主仆情义仍在,但更多是平等对待。
姬柴仍有些犹豫,可看到姬满生眼中慢慢地有些不悦,只好接了过来。这让略显尴尬的姬力这才有了欢颜,搬来一把椅给他坐下。
姬力此次外出,主要是为青荷楼的少男们找安置。救出之后,放置在什么地方,以及以后的生活,姬满生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要有保障,二尊从他们的意愿安排以后的活路。之所以一直没有对青荷楼下手,就是担心到这一点。
“少爷,我这次去看了太爷在城外的几个山庄,他们都愿意接受。所以你这边可以随时动手了。”
姬柴扒了几口饭后,从怀里掏出一张地图,有几个地方,用红笔圈了起来。姬满生接过来一看,好奇地问道:“我们姬家什么时候还有这么多产业。”地图上,圈起来的地方,都靠近山脉,且有水有田有地,一看就知道是经营了多年。最重要的,这几个山庄,离楚国还不远,翻过一座山,就到了。
“有二十多年了吧。当年太爷得知大公子出事后,就置办了这几个山庄。十五年前,小公子出事后,太爷就准备搬到山庄去住,可后到你来了,就搁置了。这些年,一直被妆作暗卫的培训基地。你有时间了,可以去看看,风景还是很不错的。”
姬柴轻描淡写地讲了讲,“孩子们过去了,可以修练,也可以当农户。”
这样的处置,姬满生很满意,但是山庄如此靠近楚国,这让他有些不能理解。盯着地图,看了许久,也没想明白。姬柴瞧出来了,解释道:“小少爷,你可能,还不知道老家那里的吧。太爷,可不是普通家族的子弟。他是出自以八卦算天的姬氏,并且是正宗的嫡系传人。而姬氏就在楚国境内,所以太爷当年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地方。”
这个消息,姬满生是第一次听说。小时候,太爷陪他只做三件事,读书,讲时政和天下名人的趣事,还有就是练字。至于家事,除非是他主动问起,也只是寥寥数语就打发了,否则闭口不谈。
说起太爷,姬满生想起了在皇家藏书阁里那本他亲自书写的秦国律法,忽然心里莫名泛起一阵涟漪,心潮澎湃起来。这让他感到十分疑惑,随意交待了姬柴一些锁事,直朝内城而去。
一路上,姬满生几乎没有停息。随着内城越来越近,心中那股感觉是越来越强烈。这让他产生一种不安,深深地不安。
回到姬府,太爷的房里,透着一束黄黄的灯光,姬满生远远地望了几眼,悄悄地走近了,轻轻地推开门,太爷正在写字。龙飞凤舞地,把纸张洒落了整个房间。
姬满生看着低头的太爷,没有进去的想法。太爷写字,最好不要打扰,否则进去了,他也当你不存在。问,喊,一律充耳不闻。什么时候停下来,全看他写的字是否满意,写得是否痛快。不然的话,写个一上午,也是常有的事。
“太爷,就是太爷,写字都是如此大气磅礴。”
悄悄地掩上门,姬满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跑回自己房间,从柜子里翻出那个沉重的盒子。
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本,轻轻地放在书桌上,然后点着手指,一翻,一股沉重的气息迎面而来。心中那有什么不安,只有一股疑重与沉思。
“这。”
字是用蝇头小楷写的。字与字之间,留有半指的白。看起来十分的舒服与整洁。最让姬满生感到震撼的是,每一页纸上,没有半点瑕疵存在。那怕一个字,一个笔划,也没有。
“这是怎么做到的?”
一连读了四五张之后,仍是如此。
姬满生有些沉不住气了。
光是字,带来的压力,就像山压在胸口。更别提,字里行间的深意。
这是姬满生第一次如此认真的拜读太爷的作品。
姬满生后悔自己唐突了。轻轻地合上书,走了出去。下了楼,走进洗漱间,打来一桶水,仔仔细细,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将自已全身好好地洗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身上全是淡淡地香味,这才满意地把一身衣服,从里到外,全部换了一遍,又将头发盘了起来,找来一根簪子,窜住,这才又回到书桌前,轻轻地打开书,小声地念了起来。
“夫前人周公以礼束天下人,而今天下在,礼在,却不见周国在。今吾以法平天下,愿天下千年,国万年,法世代传。”
“吾以民,刑,商,军,政五典,形成秦律。后世,若其有不盖全者,则可依律扩之。”
姬满生是越读越上头,越读越顺心,越读越顺意。读了四五十页后,竟看一字而晓后三五字。
厚厚地一册,只用了小半时辰就见了底。看着合上的书,姬满生是睁大了眼睛,但很快这种微不足道的小情绪,说让浓浓的猎奇给打败了。
拿起第二本,又读了起来。
书是越读越快,几乎可以用一目十行来形容。
一本,两本,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