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战后会议(1 / 2)
在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统帅下,京城保卫战胜利了。
但这场战争并没有给封任远带来太多的喜悦,因为这场战争的胜利顶多算得上是止损,相比起这场战争带来的损失,胜利带来的收获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戎狄劫掠北方,对经济和民生的打击异常严重,这些异常严重的打击目前不会体现在纸面上,只会体现在未来几年体现在接连不断的内乱中,以及朝廷日益增长的腐败度上。
想要避免接踵而至的麻烦,封任远目前有两件事情要做:1、安置北方的战争流民,让他们迅速安定下来,在开春时重新投入到经济生产中;2、继续打击北方的蛮族,避免明年的经济生产成果被蛮族破坏。
第一件事情好办,府库还有盈余,战争也有缴获,北方被戎狄席卷后化作了一片焦土,他有一个冬天的时间、足够多的撂荒土地以及充足的启动资金来将这些流民重新转化为生产力。
难办的是第二件事情……他想要派兵远征草原狠狠来一波犁庭扫穴,但目前他还没有完全掌握这个国家,没有办法统一共识,轻易发起一场远征会被极高的内部行政成本拖垮。
简单来说,就是“攘外必先安内”。
想要让朝堂之上达成共识,就必须统一意志、收揽权力。
目前朝堂之上势力最大的一派,便是以丞相王栩为首的外戚豪族势力。
京城保卫战中封任远亲手斩王奉,借机将南北禁军掌握在了手中,又凭借着一场以少胜多的奇迹般大胜巩固了自己对军队的掌控,强化了自己的权威,大幅削弱了外戚一派的势力。
但是,控制禁军最多只是让封任远从棋盘中的棋子,变成了有资格坐在桌上下棋的人,外戚的势力依然强大。
琅琊王氏作为地方豪族兼皇亲国戚,在地方拥有极大的影响力的同时,在中央也拥有极高的权威。
封任远如果轻易对王家人出手,那么无疑就是逼着王家以及其他和王家有着相同地位的地方豪族造反。
违反游戏的代价极为严重,这会导致皇帝的权威极大削弱,甚至可能会因被认为“无德”或“无道”而彻底失去统治合法性——当所有人都不承认封任远这个皇帝的时候,封任远就不再是皇帝了。
这就是封建社会的本源逻辑。
封任远必须想个办法,找理由来瓦解王家的势力。
“这个得另外想办法,以后再说吧。”封任远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除了王家之外,想要顺利北征还得解决一个阻碍。”
除了朝堂各方势力没有统一共识之外,封任远北征戎狄还面临另一个难题——他不知道谁能担当统帅大任。
杨洵是封任远的亲信,但杨洵的实力不足,他统帅禁军还行,北征戎狄有点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御驾亲征是不可能御驾亲征的,封任远这辈子都不可能御驾亲征。
且不说皇帝亲自上战场这种行为相当于赌国运,一不小心就可能变成土木堡战神,单单从作战指挥来说,封任远也不懂得如何统帅大军。
统帅大军和率领骑士冲锋不同,需要考虑的事情可以说是无限多。
封任远或许可以凭借自己“未来人”的眼光,在战略层面作出规划,但具体到排兵布阵、统帅调度军队他完全不会。
必须找一个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情——这是封任远在决定北征之后的想法。
带着许许多多的烦恼,封任远迎来了在战争结束后的新一天。
胜利之后的第一次朝会上,群臣讨论了许多的事情。
首先,就是针对战后的灾民安置以及经济恢复提出具体方案。
君臣一致认为,与其单纯救济不如兴修水利,以工代赈帮助战争灾民度过冬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