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7 “不得人心” (二合一)(1 / 2)
“大冢宰,大司空,入座吧。”
商辂站起身来,朝着李贤跟徐有贞两人拱了拱手。
虽然徐有贞如今站在了反对的立场上,还公然联合合一社的成员上疏反对新政,但是商辂依旧是保持着礼遇态度,并没有把公事当做私仇看待。
“商中堂客气。”
两人朝商辂拱了拱手回礼,然后便坐在了一旁的空位上,另外一排座位上坐着以何文渊为首的文官集团。
最近这两年沈忆宸执掌朝政,虽说已经与文官集团达成了某种妥协,对方不在争权夺势进行毫无意义的内耗。但是双方依旧泾渭分明,属于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那种关系。
只不过造化弄人,谁能想到沈党中最为狂热跟坚定的徐有贞,却成为了文官集团一股变相的“助力”。
“今日内阁召开阁部大九卿廷议,想必诸位重臣已经知道缘由,那本阁部就不弯弯绕绕直接步入正题。”
“本阁部最近进行官场改革,颁布了致仕制度跟内阁首辅任期制,以及阶梯税制。其中内阁首辅任期制由陛下昭告天下,却遭到了大司空的反对,致仕制度遭到了大宗伯等老臣的反对。”
“至于阶梯税制,最近朝中不少官员以及地方的士绅望族,不断上疏奏章抱怨诉苦,说阶梯税制是横征暴敛,期望陛下能英明神武的废除。”
“三条改革制度,条条遭到满朝文武反对,看来本阁部确实不得人心犯了众怒。”
商辂面带淡淡笑容,用着云淡风轻的语气,诉说着在外人看来简直沦为“千夫所指”的处境。说实话也只有自己亲身经历,商辂才能理解当年沈忆宸各项朝政改革,触动多方利益承受了怎样的压力。
沈忆宸扛过来了,得到的胜利果实,便是为大明带来的中兴,为将士带来了尊严,为百姓带来的安居乐业。
现如今时过境迁,沈忆宸完成了身为内阁首辅的使命,朝堂改革却不能停滞不前。商辂坐在了这个位置上,拥有的不仅仅是权力,还有肩负家国天下的责任。
这些重担,该轮到他来砥砺前行。
“商中堂言重了。”
李贤此刻身为两派“中间人”,当他听到从商辂嘴中说出“不得人心”四字,只能开口宽慰一句打个圆场。
确实在文武百官心中,商辂无论是威望还是政绩,都远远不如沈忆宸,他担任这个临时内阁首辅进行官场改革,大多数心中都本能有一种不服跟不满。
堂堂沈元辅都不敢宣布致仕制度,推行阶梯税制,你商辂算个什么东西,凭什么?
特别是内阁首辅任期制,沈忆宸他本人发话了吗,你就用律法形势把他限期十年,真以为有个临时内阁首辅的头衔,就能拿着鸡毛当令箭?
“大冢宰不用宽慰,本阁部说出一些实话罢了。”
“既然诸位同僚心中都是这么想的,那今日本阁部不妨开诚布公的谈谈,就从最为重要的阶梯税制开始吧。”
可能对于官员而言,致仕制度才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法令,可是对于整个大明王朝而言,阶梯税制才是打破王朝三百年轮回命运的利器,更是国富民强的根基!
“今日参加阁部大九卿廷议的同僚,除了兵部于尚书外,哪怕再如何标榜清正廉明,家中至少应该有个良田千亩以上吧?”
商辂问出这句话,然后目光扫视了在场阁部大九卿的重臣,得到的回应是一片沉默。
很多时候坐上了某个位置,哪怕你没有贪墨徇私之心,依旧避免不了各种钱财利益扑面而来。不过说实话阁部大九卿起步绯袍大员,家中有个良田千亩根本算不得什么,称之为清廉毫不过分。
商辂的本意不是指责在场众大臣,相反是想要借助这个开场阐明一些道理。
见到众人没有回应,商辂便开口继续说道:“贫苦百姓就那么几亩薄田,每年收获千把斤的稻谷,缴纳百分之十的田产税之后,再抛除买种、育苗、施肥、人工等等成本,真正能够到手多少白花花的米粒?”
“上有老下有小的话,一家五口几百斤米够不够吃一年?”
“如果父母有个病痛,孩子想吃点糖果荤腥,过年给妻子置办一套新衣衫,这几百斤米又能换多少银两?”
“就更不用说遭遇天灾人祸,朝廷征派苛捐杂税等等因素,百姓穷苦本质莫过于此!”
说着说着,商辂身上那股儒雅气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刚毅。他这些年身处文渊阁,从各地奏章中见识过太多不公,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紧接着商辂话锋一转,把目光看向了阁臣王文询问道:“王中堂,换作是良田千亩,那家中又可以有多少余粮?”
面对这突然的询问,王文直接愣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商辂会把矛头对准自己。要知道这几项政策之中,反对声音最大的是何文渊跟徐有贞,相反王文显得异常低调没有公开表达任何意见。
难道这是柿子挑软的捏吗?
一想到这种可能,王文就感到有些怒不可遏,虽说自己这些年在官场上没什么建树,更没有培养出一众党羽势力,但是为官这么多年好歹有点资历存在,商辂一个临时担任内阁首辅的后辈,岂能这般羞辱人!
不过王文心中的想法,确实是有些错怪商辂了。反对声音最大的是徐有贞跟何文渊没错,可这两个人中的徐有贞,并不反对阶梯税制的施行,相反他坚决赞成沈忆宸当初制定的政策。
另外一个何文渊,你可以说他保守,说他迂腐,却不能说他贪污腐败。
何文渊跟沈忆宸信奉的观念不同,却同样想要打造一个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腐儒并不意味着堕落跟毫无廉耻。如果说于谦是极端清廉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那么何文渊完全称得上两袖清风,他实实在在的家中没有良田千亩。
商辂去向一个不曾拥有的人提问,岂不是搞笑?
至于王文就属于标准的士绅阶层文官,这些年为官下来别说是良田千亩,说万亩都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