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成了名人(2 / 2)
这两本书的出版,给沈文杰带来了不小的声誉。
许多人都知道,冷水滩出了个诗人。
连地区都有不少人,知道了沈文杰的名字。
许多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来跟沈文杰要书,沈文杰都签了名,一一赠予。
这个重大的文化事件在山村引起了轰动。
蒿草坪的老百姓听说沈老师成了诗人,对他的尊敬,一下子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许多沈文杰并不熟悉的村民,在田边地角村前村后遇着沈文杰,都会提起他出书的事,对他赞叹不已。
村民虽然大都没有什么文化,但对知识,对文化人,他们历来是十分崇敬的。
能够写书的老师沈文杰,自然成了他们心目中,最有文化的知识分子。
几个学生来跟沈文杰要书,说是想看沈老师写的文章。
沈文杰给了他们几本,让他们相互传递着看,又鼓励他们多读书,多写几篇作文。
学生们高兴地拿着书,挤在角落里看去了。
看着孩子们如饥似渴地在墙角里读自己的文章,沈文杰感到十分欣慰。
他想,这些孩子,恐怕是最好的读者了。
他默默地对自己说,以后要更加勤奋地写作,为所有喜欢读书的人,奉献更多更好的作品。
此时,他感到全身充满了力量,觉得有一股豪情在身体里汹涌。
放学时,沈文杰看见姚小丽对自己欲言未言的样子,就喊住了她。
见四下没人,姚小丽胆子一下子大了起来,她甜甜地说:“沈老师,你给我一本你写的书吧,我想看呢。”
沈文杰笑了笑说:“我本来就打算送你一本的呢。”
说完,到宿舍拿了一本散文集、一本诗集,递给姚小丽。
“谢谢沈老师,沈老师再见。”姚小丽蹦蹦跳跳地走了。
姚小丽才读五年级,她现在还不一定能读懂这些文章,但她以后可以读。
再说,沈文杰也想让姚美凤见到自己的作品,让她高兴高兴。
想起姚美凤,沈文杰的心绪一下子又激荡开了。
多好的一个女人啊,对自己就跟家里的亲人一样好。
这几年,她一个人抚育孩子,可不容易。
幸好她男人经常带钱回来,她经济上没什么后顾之忧。
期间,她男人也回来过两次,每次住了一个来月就走了。
据说,原来他是在缅甸淘金,现在又买下了一座矿山,挖出了不少金子,发大财了。
在为姚美凤欣慰的同时,沈文杰又感到有些心疼。
四五年时间男人才回来两次,这日子,可不是正常人过的。
好在姚美凤似乎也习惯了,一个人照样把家打理得有模有样。
最让沈文杰欣慰的是,姚美凤已经能够熟练就诊了。
她已经用中草药,治好了不少村民的跌打扭伤和伤风感冒头疼脑热风湿之类的病症,赢得了一定口碑。
如今,不但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喜欢找她看病,连冷水滩的干部,都专门来找她开药。
沈文杰认真钻研了姚美凤家祖上传下来的那几本医书,经常帮姚美凤写药方,还跟她一起去采过几次药,感觉自己也成了半个医生了。
有时沈文杰就想,以后自己退休了,就盖一所房前有院子房后有菜地的小楼房,在家里开个诊所。
然后,每天种种菜养养花帮人看看病,有空再看看书写写文章搞两幅书法,过的也算是神仙日子了吧,陶渊明怕也比不了呢。
冷水滩乡政府到各行政村都安有手摇电话。
除了雨季常断线外,这电话平时还基本能用。
自考成绩出来时,瞿刚打了电话给沈文杰,说沈文杰最后两门课程已经及格,让沈文杰赶快去县教委办手续。
沈文杰到了县教委,一查成绩,果然,《外国文学》刚好考了六十分,《文学概论》考了七十二,两门都已通过。
这意味着,沈文杰已经取得大专文凭。
沈文杰又查了分数册,才知道宁龄没来考试,三门都是缺考。
沈文杰想找个熟悉的人问问宁龄的情况,却没找着,只得作罢。
沈文杰自考全部合格的事,在冷水滩引起了轰动。
毕竟,沈文杰是冷水滩有史以来,第一个通过自学考试取得高一级学历的老师。
并且,他才用了三年多时间,这已经足以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自考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不少人读了七八年都还没毕业。
办完自考毕业的有关手续,回到蒿草坪,沈文杰莫名其妙地就想起了宁龄,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
翻出宁龄的日记,感觉每个字都那么亲切,似乎还散发着熟悉的气息。
沈文杰仔细读着这些文字,不觉已是热泪潸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