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入川(一)(1 / 2)
从南京出发前往四川,可以一路沿着长江水路前行,这样就可以避开西南地区复杂多变的群山,快速抵达天府之国这个大后方。
自从先秦时期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后,整个四川就一直承担着中央王朝大后方的责任,这里不仅仅供应着重要的粮食,还提供了大量人口,而且川军善苦战,川人历来也是优秀的兵源,可以说只要四川不乱,那么中央王朝就始终能够吊着一口气。
哪怕到了现在,就算四川经历过张献忠的三次入川,明军与流寇的多年来回拉锯,目前的四川依然保持着相当人口和稳定的生活环境,直到后面满清全面南下,张献忠、南明、满清三方在四川继续进行了常年拉锯作战后,才导致了四川十室九空的局面。
可以说以张献忠本次入川开始算起,到张献忠完全占领四川后,四川人口才出现大面积缩减,后期更是出现了老虎豹子成群结队下山捕人而食的恶劣景象,而至于易子而食买卖人肉就更是稀疏平常了。
不过目前的四川对于大明来说还是极具战略意义,人口虽然因为战乱极大缩减,田地也大量荒废,但就算这样,眼下的四川也承担着大明接近五分之一的粮食出产,四川优秀的兵源也是训练军队所急需的,所以朱武必须要保证四川稳定。
甚至于如果在江淮抵挡不住满清,朱武至少还能学着南明往西南深处跑,到时候借着西南数省的群山和四川天府平原,朱武到底还是有翻身的本钱。
这一点朱武清楚,秦良玉也清楚,作为南京朝廷中少有与满清正面交战过的将领,秦良玉对到底能不能抵挡住满清心中是有些犹豫的,倒不是对自己练的兵不自信,而是对整个大局的估算和对敌人的了解。
因为眼下的满清和大明对比起来,怎么看怎么觉得一个是冉冉升起富有活力的朝气青年,一个是腐朽破败风烛残年的濒死老者,这两者从战略层面来看可不是依靠一两场战术层面的胜利就能彻底扭转的。
只能说必须要先取得几场战术胜利,才能再去思考如何获得战略胜利。
秦良玉骑马思考着以上问题,一名校官前来恭敬汇报:
“大将军,我部所有人马都已下船,刘提督遣人来说他们水师即刻便要返回南京。”
秦良玉闻言脸色有些不屑和鄙视,眼下张献忠就在前方,重庆也在长江水道上,刘孔昭的水师完全可以协助秦良玉一同进攻。
但刘孔昭却只把秦良玉的人马送到距离重庆不远的夔州府后便匆匆告别,避战思想一览无遗。
不过这种做派倒也完全体现了现在大部分明军将领的核心想法:
为国拼命?不行!保存实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