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武器装备(1 / 2)
确定了军队组织架构与训练模式,接下来就要解决军队武器装备的问题,这一点朱武很快就找了马士英,并与马士英详细交流了一番,大概清楚了眼下明朝的装备生产情况。
明朝的军工生产主要还是国营模式,名为军器局。
因为军工生产关系到国家命脉,所以一直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而现在军器局一直留在北京,随着李自成和满清的轮番祸害,原本的军器局早已名存实亡。
之前朱武武装自己的御卫完全是靠着南京多年库存,而并非是生产出来的。
所以朱武想要重新开启装备生产就必须要重建军器局,而为了保证能在一年内,完成十万大军的武器装备,这个军器局不仅仅需要达到北京水准,还必须要远远胜之。
但眼下的明朝军工生产还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匠户制度,匠户与军户一样都是明朝特有的户籍制度,与军户一样,匠户也是世世代代都必须当匠户。
若是以往国家管辖到位,匠户能得到充足保障,倒也能够保证匠户的工作态度。
可现在的匠户制度,却随着腐败早已不复当年,现在军器局生产出来的装备个个都是伪劣产品。
其质量低下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最典型的列子就是一场战斗下来,被劣质武器炸膛害死的明军,比被敌军杀死的都要多。
而这也成为前线明军碰上敌人,屡战屡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概了解完情况后的朱武就只感觉一阵头皮发麻,怪不得秦良玉要专门提出这个问题呢,原来准备十万人的武器装备还真不是简单的事情。
而且武器装备可不是什么可以长期使用的东西,上了战场不管是兵刃还是甲胄,都成了消耗品,那是需要后方源源不断补充的,也就是说为了大战需要,朱武还得多生产一些装备出来准备消耗,这可就不止十万了。
朱武跟马士英两人想了半天,最后朱武还是准备试一试后世的经验,倒也不是多么高深的经验,就是最为常见的模式:
建工厂,建大工厂!
朱武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集中一切能够召集的匠户,把他们全部集中到工厂内,采用现代化管理模式,和流水线来批量生产武器装备。
对此马士英大概了解了朱武的意思,很快表示了认同,但马士英却又说出了一个更现实的问题:
“真如陛下所安排的那样,臣可以与陛下分头行动,陛下亲自布局工厂建设,臣去收纳匠户,只不过按照陛下的招募形式,这每个匠户都要给出还算丰厚的报酬,再加上各项生产与安置费用,这十五万军饷可就不够用了。”
朱武对此自然也是心知肚明,想要短时间内筹备出十万装备出来,可要花海量银子,但朱武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朕这里有三点方案你们可以议一议,一:先保证京营的装备所需,卫所营可以使用眼下的库存及淘汰装备先对付着;二:针对重建军器局的开销,看看能不能单独收一笔税,只收一年,而且朕保证明年战事结束便返给纳税百姓;三:对一些不合格的装备进行修复,使其达到可用的水准,提供给卫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