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1 / 2)
龙兴希望小学终于在新学年招生前竣工,村民们欢欣鼓舞,敲锣打鼓庆祝,清瘦的李修贤高兴地双眼泛着泪花,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比花儿还要美丽。
希望小学建成,帮扶龙山村致富也是新飞集团等几个公司的愿望,他们知道只有沃土才能培养出美丽的花朵,为了孩子们无忧无虑读书,让他们的家庭致富也不可忽略,这是环环相扣的,捐建希望小学是目标,让孩子们快乐健康地成长是目的。
流动党员宋玉娇由龙山村党支部及时接纳她参加组织生活,为其办理接转组织关系或填写《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手续。
宋玉娇对龙兴业说:“龙书记,咱们村下一步要硬化通村通组通户道路,实现全村17个组硬化路全覆盖,群众出行会更加便捷。”
“行,我们全力以赴。”龙兴业说。
“村里的变压器老化,而且容量由太小,需要新增变压器和更换高低压线路。”宋玉娇说。
“这些事情我全明白,就是咱们村没有钱。”龙兴业说。
“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你只要带人干活就行。”宋玉娇说。
“这个工作我能够胜任。”龙兴业说。
对龙山村帮扶后,全村共新建并硬化通村通组通户道路近28千米,架通便民桥4座,实现龙山村17个组硬化路全覆盖,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新建水窖22处,铺设供水管网3.6万米,家家吃上了自来水。实施全村农网改造,新增变压器5台,更换高低压线路20千米,户户用上了放心电。易地搬迁安置贫困户43户,非贫困户7户,危旧房改造贫困户6户,非贫困户8户,人人住进了安全屋。
打造了生态新村示范带,整治河道四处,新建河堤500余米,组织群众硬化院坝、入户路,改厨改厕改圈,不断改善生活环境。结合村内原有产业基础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与气候优势,因地制宜提出大力发展核桃、食用菌、中药材三大主导产业。
建成核桃产业园区1个,核桃产业示范带1条,发展核桃2600亩,品种改良千亩;建食用菌产业园2个,有食用菌38万椴(袋);建中药材示范点1处,发展天麻3000平方米,有白芨、重楼种植大户9户,种植重楼20万株,形成了村有主导产业,组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的良性局势。使龙山村80%的贫困户都有了一个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完成了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组建了龙山村集体资产管理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入股龙岗林丰农场收入60万元,代销水泥返利24万元,出租食用菌园区大棚获得租金6.4万元,累计收益共计90.4万元,人均41.9元。
组织贫困党员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直接带动贫困党员4人、群众1户,间接带动贫困户6户,新扩建大棚9座,发展袋料香菇2.7万袋,椴木3万椴,预计实现收入27万余元,并成功申报为市级重点项目。
完成公共服务改扩建工程,新建村委会办公楼一幢,配套建设达标文化室及卫生室共计四百平方米,有执业医师2名,完善药品储备,群众基本公共医疗卫生保障更加有力。硬化文化广场1800平方米,配套健身设备,建宣传栏一处,公共厕所一间,文化走廊及景观亭一处,文化室配有图书、电脑及文体设备若干,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组织群众参加“幸福社区”文化活动1次,组织开展感恩教育、转变“等靠要”思想群众教育培训1次,组织“感恩奋进·携手奔康”文化惠民活动1次,表彰脱贫示范户、致富能手等先进19人,弘扬优良文化传统,助推乡风文明,激励群众感恩自强,为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凝聚正能量。
龙兴业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和“十佳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等荣誉称号,他知道这一切离不开宋玉娇等人对他和村里的帮扶。
宋玉娇等人离开龙山村,没有带走那里的一草一木,怀着对乡亲们的无限眷恋踏上下一个征程,为先进村帮扶落后村而不懈努力,把建设百所希望小学的目标继续下去。
罗薇薇问宋玉娇:“宋总,咱们下一站去哪里?”
宋玉娇说:“去母亲河源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留下的着名诗句。它形象地描绘了黄河雄伟的风姿、磅礴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横贯中华大地的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黄河中游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支流挟带大量泥沙汇入,使河水呈黄色,故名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