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序:双杰奇智说清营,八旗议政异变出(2 / 2)
………………………………
与朱天佑不同,黄玉游说老辣诡谲的多尔衮过程更加心惊胆颤。
黄玉可没有他的武力,一旦有所失误,必然惨死营中。
“将军,皇明来使黄玉面见。”
“汝那明军有何事要讲?”
“摄政王愿让将军继位大清可汗,愿出兵五万于八旗议政后支持将军上位。”
“八旗议政不是汉人应该参与其中的,我自有自己的打算,你无需再言。”
“可是将军你不答应别人就不答应吗?”
多尔衮闻言脸色一凝,喝斥道:“莫要以为我无知少谋,你先跟洪将军谈一下吧。”
说罢,多尔衮撇过头去玩弄起俏丽女郎,心中想的却是那代善军中的大玉儿美人。
洪承畴……
黄玉……
一个是曾经顺军第一谋师,一个是曾经差点完全剿灭顺军的智将洪承畴。
二人之间可以说是有着深仇大恨,但是此时却又因为各种原因转换阵营。
心中的唏嘘感慨,涌上心头。
良久,洪承畴率先开口道:“你为什么投靠了明廷?”
“被俘,我相信摄政王,他不是寻常人。”
洪承畴苍老的脸上突然露出一抹笑容,道:“摄政王,他当然不是一般人,松锦之战后,山海关竟然能够重新夺回,那一天我在城墙上也是看的明白,也许皇明真的能够再兴。”
“那你怎么又投降了清军呢?”
“崇祯十四年,松锦之战兵败被俘,皇太极有天子之相,而且礼贤下士,我便降了。”
“摄政王他也是他礼贤下士将我请出的,更重要的是他眼光长远,有王莽之决心,有光武之宽仁——他蔑视世家,重视百姓……”
“哈哈,曾经我看到明军内部,百官倾轧,国贫民弱,战略失误连连,觉得皇明不日便会失败,不曾想,这个世界上我不知道的变数可多了,不论是摄政王的崛起,还是皇太极的死去……”
洪承畴用只能自己听到的声音道:“也许真的是天佑皇明吧……”
黄玉已经明白了洪承畴的意思,如果皇太极还活着,他还会为他的君主反复考虑,察觉出异样以后,一定会当场指出,但是现在他只是临时押注势力最大的多尔衮,他并不清楚清军内部,谁人能够走到最后,他只知道清军的衰落已然是大势所趋。
洪承畴与黄玉交流了一阵,便放黄玉继续去直面多尔衮。
多尔衮也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对于这些汉臣的心心相惜,他心知无可避免,听到了这些,他反而觉得他们之间对话才最真实。
他刚才其实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玩乐,他心中在想豪格会怎么做,他的结论是有五成把握豪格会私通明军,三成的可能使者会被直接杀掉,两成的可能会摇摆不定。
可以说,多尔衮的智慧是不俗的,他对于人性还是有相当的掌握,尤其对于自己这个不称职的侄子可谓了如指掌。
他一直犹豫的是,自己应当起兵吗?
一旦八旗议政中打起来,他有可能迅速平定内乱吗?会不会被明军摘桃子?
以及他与代善之间是否要妥协,清军余下的五万人三万人是他的,余下两万,一万是代善,一万是豪格。
本部大营中,保持中立留守的部队有三万。
还有七万驻扎在朝鲜,蒙古各部,分散在各地,这些部队都是不方便抽调的,短时间也不可能调集。
也就是说他要考虑的更多的是内耗过后,加上本部的三万人,清军还能有多少人对抗明军,是否会被赶出辽东?
多尔衮摇了摇头,这一切在脑海中并不能推演出来,具体的战损也必须等到事情发生才能知道,他想要做的,便是好好思考,以及和代善进行联络,他究竟该怎么做呢?
多尔衮深陷了历史选择之中,如果他自立为汗,必然会有大规模内斗,如果他妥协扶持福临,也许会少内斗一些,甚至他还可以以此为由,勾搭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大玉儿。
他的心中渐渐做出了选择,他打了个眼色,示意洪承畴把黄玉赶走,比起联络明军他更愿意和代善合作。
黄玉听到要赶自己走,眉头一皱呵斥道:“将军莫非是天真无志之徒?何以抛去性命于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