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 2)
偶尔也会遇到熟人,便会问些“你家孩子也今年考啊?”“你家孩子也是理科啊?”“你家孩子学得怎么样?”之类的话。
虽无关紧要,却也能打发几分钟无聊的时光。
男人们便争着递烟,女人们会抢着买雪糕。
卖雪糕的小贩小声推销他们的商品:“冰棍雪糕,清凉止渴。”
云川县总人口四十余万,开办高中的有县一中、二中和民族中学。
每所中学每个年级设四个班,每个班有六十多人。
这些学校常设文科补习班和理科补习班。
每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有一千余人,每年考中的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五六十人。
对于占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业人口,高考对他们来说,是不多的出路之一。
考中了,农业户口立马变成了城市户口;上学除了饭费和书费,不收其他费用。
政府每月还发放十几元助学金,姑娘们省着花,路费都够了。
毕业后,单位怎样不说,都有地方接收,也就是吃上公家饭了。
城市户口的学生出路就较多了。
除了考学,还可以当兵,兵役期满,政府就给安置工作;可以接父母的班;可以考技校;可以等待招工。
当然,首选还是高考。
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科考已深深融入了国人的血脉,它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
高考也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我们可以不断纠正它的不妥之处,但它的的确给了考子们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不管你是谁,你父母是谁,考中就是考中了,没考上就是没考上。
只要付出了,只要努力了,也许就会有回报。
付出比别人越多,回报往往也越大。
参加这年高考的有钟澜、刘大河、许智超、朱志远、柳小帆、智晓东、兰羽、张殿臣、沙浩然、邸洛蒙、乌兰、陈巴图、王一平、何清秀、叶原、康杰。
他们是云川一中高一时的同班同学,高二分班时,有的选了理科班,有的去了文科班。
下课没事儿,还在一块玩。
钟澜就是没人送的那种。
父亲在他上高中那年撒手人寰,母亲一条腿不利索,哥哥在乡下中学教书,嫂子没有工作,还有一对侄儿侄女。
看着这样的情况,张澜含着泪对母亲说:“这书我不念了。”
哥哥知道后,对他说:“澜儿,读书是你唯一的出路,再难有哥呢。”
钟澜对哥说:“嫂子没有工作,你又有一对儿女,你已经很不容易了,我怎么还能再拖累你?”
哥说:“好好读你的书吧。再难,挺上二、三年就过去了。”
靠着哥哥的地接济,钟澜总算读完了高中。
高考日期的临近,让钟澜既盼望,又害怕。
盼望三年的奋斗历程就要开花结果,害怕自己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勤奋和哥哥支助的金钱化为乌有。
好多天了,他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觉。
有时,落榜的噩梦常常会把他惊醒。
擦擦额头的冷汗,安慰自己再迷上一会儿。
他找了一片绿荫,翻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
那是他整理出的文学常识和名言警句,又背了起来。
本子的边角早已残缺,但并不影响他的心绪。
其实早已烂熟于心,上考场前,他还想再熟一遍,生怕有所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