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留学往事(2 / 2)
这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是搞钱的最终目的,而不是去管那些专家如何的高声阔谈,而是那些装叉的人装的多么高大上,因为赚钱向来都是简单明了的事情。
就像在金融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当一个人去投资的时候,如果对方把他的项目说的天花乱坠,或是各种的专业名词非常多,让人有一种听不懂但是感觉高大上的意思,那这个时候这个项目就要特别的慎重,最好不要去投这个项目,因为好的东西不需要粉饰外表。
但是当一个项目说的非常的简单,通俗易懂,而且能够让你清楚的明白它其中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规划,这就说明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他有清晰的规划,他也知道钱到底用在哪个地方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这个时候这个项目就会比较的稳妥。
举个例子,就像马云当年去拉投资的时候,他不会去把电子商务说的天花乱坠,或者是去将电子项目商务说的高大上,而是直接简单的说电子商务可以逐步的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的购物方式,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总体来说就是,电子商务可以改变整个世界,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这就引发了大量的投资人员,眼前一亮,从而放心的去投资。
通过这些案例呢,就是说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奔着简单去,不要想的高大上,不要幻想的太多,幻想的太多就会犯一个追求完美的毛病。
无论是在项目上还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或者是在爱情中追求完美,往往最后一场空。
在外面留学的时候,会感觉现在西方的教育比较的松弛,但是这些松弛呢,仅仅是表面上的,因为西方教育无论是考试还是各种的学习项目答案呢,都和国内是有非常大的不同之处。
西方的教育允许学生进行千奇百怪的答案,也支持学生进行自我的思考过程。
比如在西方的大学里边,无论学生提出多么千奇百怪的答案,教授都会让这个学生将他的答案和思维过程,然后进行成体系的叙述,只要能逻辑过去,答案都是无所谓。
因为在国外的大学教育往往是培养独立思考和科学态度,而不是斤斤计较与某些固定化的答案。也不像中国的大部分教育,尤其是在初中或者是高中的教育,都是要求统一标准的答案。
当时在德国留学的时候,德国的一些本地教授就说,中国的应试化教育学的都是普鲁士式的教育。
因为在德国尚处于普鲁士时期,普鲁士就是用这种硬式化的教育教育出适合于社会大生产的工具人,但是在德国二战之后,却发现工具人的教育不适合于更加快速的社会节奏,所以德国的教育就逐步转向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教育。
但是在国内,要么是一刀切的应试教育,就比如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要么就是一刀切的素质教育,直接就是放养学生,甚至连排名都没有来麻痹学生的学习动力,这让人感觉有点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