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八章 瓦解封建制度(1 / 2)
店主大方的递过去一个铁铲:“试试就知道。”
那人小心的接过铁铲,好似是什么摔在地上就会碎的宝物,迟迟不敢使用。
店主也懒得跟他墨迹,到外面吆喝一声,把周围人都叫过来后,自己一样样的演示铁制农具。在他的演示下,不少人都上来试用铁制农具,然后满脸不舍的递还给店主。
当天倒是卖出去两三件,不过大部分人还是没能力购买这么贵重的东西。
如果所有人都一样,只要能满足基本的温饱,人们就会觉得自己过得不错,不会轻易冒险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只要出现差异,哪怕所有人都能吃饱穿暖,人们也向往那些过得更好的,间接认为自己的生活很不如意,此时让他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容易多了。
木质和石质工具的利润本来就很薄,这个时代的运输成本又非常高,哪怕祝平炎的工厂可以大批量生产而且有加成,其实也赚不到多少钱,主要就是为了衬托铁制农具。
在勾起这些平民的渴望之后,招募工匠的人开始进村,给这些人讲解不同等级工匠的工钱,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去向城免费学习工匠知识,学习期间包吃包住。
这是相当优厚的条件了。
古代人口不流通,很多人都世世代代居住在一个地方,这地方只有一个木匠,并且这家世代都是木匠,你突然不想种田了,想要去学木匠,人家愿意教你?
吃饭的手艺就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的饭碗,如果有十里八乡其他匠人都比不上的独门绝活,不仅要家族内传承,还要传男不传女,防止女儿嫁人将技术带去姑爷家。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在古代可是大实话。
古代收徒有很多讲究,进门什么手艺都学不到,先干个几年活是常态,出师以后要去别处,不能抢师父生意也是最基本要求。
赚了钱以后要每年给师父孝敬,就像孝敬父母,否则会被人戳脊梁骨,师父给了你安身立命的手艺,恩同父母。
这样的背景下,才会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
对比一下就能知道,包吃包住让你免费学手艺,学成之后分配工作,这是什么神仙待遇。
不过就算是这样,这一轮招来的也都是些弱劳动力,比如老头小孩,打仗残疾的,死了男人的寡妇,几乎没有壮年男性。
再好的条件,也得是真实有效才行,祝平炎不是向男,他在这些向国旧民心中只是一个暴力征服者,有恐惧,却没有信任。
说是学手艺,谁知道真实目的是什么,说不定直接让你变成奴隶去干苦活,这种事在这个时代很正常。
更何况现在是春耕的要紧时候,壮年男性进城去学手艺,地还要不要种了,如果当工匠没有说的那么好,地里又没收成,一家子能不能活到来年都很难说。
一级工匠没有任何天赋要求,所以在一个月以后,这些人大部分都作为一级工匠返回,他们倒不是不能继续学,二级工匠的要求也没那么高,只不过他们都迫切想要确定打工是不是真能赚钱。
工匠的工资是由工种和等级综合决定的,这些老弱病残干不了重活,所以工资水平其实不高,和一个普通农民的务农收入差不多。
农民的空闲时间很多,实际收入会根据个人勤劳程度有波动,但肯定要超过只务农,而工匠作为打工人,全年除了少数休假都需要工作,基本没有时间做副业。
总体来说,一个弱体力工匠的收入是要低于农民的,唯一的好处只是不会受天灾影响。
但对于这些老弱病残来说,这已经很让他们高兴了,起码能养活自己,如果一家有两人打工,养家糊口也不成问题。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这些人想知道的是,祝平炎的承诺是不是真的。
如果一级工匠真的有承诺中的工钱,那二级、三级工匠难道也是真的?这些人怀着憧憬与忐忑,在干了一两个月后就再次进城,继续学习成为二级工匠。
不等他们学成就已经知道结果了,因为当初没回来的那些人更早的成为了二级工匠。
二级工匠对属性有要求,不过要求不高,将近一半人都能满足要求,不过三级工匠的要求是在太高,可以说是万中无一,所以这些人就算想继续学也不行,只能回来工作。
村里人很快就知道,二级工匠的工资也是真实的,这可比一级工匠的吸引力大得多。
二级工匠的工资与祝平炎治下一个农业家庭的总收入差不多,但是祝平炎治下的农民都拥有二级农业知识,并且使用铁制农具,就算农业税高点,也比这个世界的其他农民收入高很多。
所以在这个村庄里,一个弱劳动力的二级工匠,一个人就能超过其他人一家子的收入,生活瞬间好了起来。
这些肯继续学下去的,多半都是孤家寡人,因为残疾或者病弱娶不到老婆,既然管吃管住,那也不急着走,继续学到二级。
现在他们赚得多花销少,又想和村里人炫耀,就开始购买超市里那些精致的生活用品,原本他们觉得这些东西只有贵族能买得起,没想到才不到半年,自己就用上了,心里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