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床前谈兵(2 / 2)
也不能一味的满团团转,只干活不总结经验。
孙策告诉乔菁菁,他想趁机攻打许昌,把汉献帝迁到江东来。
乔菁菁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听过一个专家讲唐代历史。
唐代在隋朝之后。
隋、唐朝当时的都城在长安。
后面武则天把都城搬到了洛阳。
原因是,长安生活了太多人口,地下水已经不能喝了。因为古时候的人,他们排泄生活污水只有一个渠道,就是挖个洞,就把它排到地下层去。
最终污染了地下的饮用水。
武则天便把人口和都城都搬到到洛阳去。
那个洛阳,也就是东汉时候的这个洛阳。
而南边,江南一带历来都是气候条件,水源非常好,出庄稼长人口,经济中心都在江南一带。
历来,没有谁把都城定在南方。
这个国家,政治中心在南方,经济中心在北方。
曾经在南京建过都城的这些王朝,几乎都是短命王朝。
包括明成祖朱棣。当年朱元璋打败元朝,统一了中国,将都城定在南京。而朱棣当了皇帝,他一定要把都城从南京搬迁到北京去。
原因是在北方,他能够抵御蒙古族,抵御西边的入侵。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曹操和袁绍一直在北方相持不下,曹操后面还要远征西北边儿的乌桓,要把北方的那些少数民族游牧民族给稳定了之后,曹操才能够一举南下,在赤壁和孙刘联军大干一场。
如果曹操没有扫平北方,他是不能南下的,他会腹背受敌。
同样,孙策的江东也是这样一个困局。
孙策只掌握了经济中心,有钱,有人口。
但是政治中心不在他的手中。
在北方,以前在洛阳,现在在曹操的手中,许昌。
孙策想把汉献帝迁到他手中来,这个想法在理念上是对的。
可是孙策毕竟只在南方一带活动,他没有去过大西北,没有去过北京以外,没有去过大东北,大蒙古,大新疆。
这自上而下,自北向南,如排山倒海般的地势变化,孙策其实并不太了解。
他要和乔菁菁讨论的是,他亲骑快马,趁曹操和袁绍打的正酣,许多空虚,许多的防卫弱化的情况下,他把汉献帝挟持到江东来。
这时候他怕有人对他射出暗箭难防。
乔菁菁看着孙策,看了又看。
她的夫君。
孙策把话都给她说到这个份儿上。
她该怎么给他讲明白?
来,又来画图。
乔菁菁先简画出了蒙古草原。
蒙古草原,西边的天山,阴山,河西走廊,再画出东边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华北平原,黄河,华中平原,淮河,长江,西南一带的群山峰峦叠嶂,东南一带的长江三角洲,还有福建一带,等等。
乔菁菁画完,给孙策做了一个从上向下的手势。
她只用眼神问他,从南向北进攻容易,还是从北向南进攻容易。
孙策那时眉头真的皱紧了。
行军打仗常常要占领制高点,因为从上向下猛攻占优势。
占据制高点,死守也很容易。
可没有谁能够占据低洼之处,去进攻一个山顶顶上的窝点匪点,能够讨得了便宜。
比如会稽一带,时常作乱的那个山匪潘临,至今为止,孙策都还没有搞定他。
“大乔,你是想要告诉我,就算是我成功把皇帝陛下接到会稽吴郡来,曹操袁绍等要反扑,他们很容易,而我却难守难攻。”
孙策又指了指长江。
“我有长江天险,北方人善骑马兵团作战,但不善水军。”
乔菁菁只知道,这上下五千年,没有谁有那个本事把,把这个国家按长江一条线分成了南北两块。
若有。
这南边,还有荆州,还有益州,还有西南一带。
自东向西,又是以低制高。
费钱费力,难。
乔菁菁与孙策最后这么商议。
迎汉献帝来江南,这是一个最高级的目标。
在达到这个最高级的目标之前,首先要解决江东一带躁动不安的山越,因为他们之中,有人和荆州的刘表勾结,有人和北方的曹操勾结。
还要肃清江东内部的某些反动势力,他们隔岸观火,恰当的时候就准备放火,非常可怕。
更要找准时机,取得重要的荆州。
取得了荆州,才能有机会西进去夺取益州。
益州自古以来是天府之国,几千年前,雒城古国蚕丛及鱼凫,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且越是外围动荡,它内部越显得安定平和。
孙策指着乔菁菁的鼻子,高兴地一点。
“你我第一次见面,你告诉我说你会画地图,隆中对三分天下夺荆州。夺荆州,我懂了!画地图,也给我说明白了?三分天下,怎么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