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认知觉醒(1 / 2)
了解了人类思维逻辑关系之后,在面对焦虑、迷茫和痛楚时,会多了一些应对策略。
她意识到自己已经离开那个让她“坐如针毡”的家十年了。
从前从不敢奢望自己能被接纳,每一个没有为家做出贡献的日子,都要看人脸色吃饭。
她经常怀疑自己是不是捡来的,根本不是爸妈亲生的,所以才这么不受待见。
小小的少年,内心装满了大大的忧愁,而宁玉自小就是无法掩饰自己情绪的人。
奶奶骂她:“一脸苦相,上辈子造了什么孽,今生派你来讨债”。
宁玉本就纤瘦,大眼睛、长睫毛、高鼻梁,嘴角边上两个小酒窝。鹅蛋脸却因为营养不良,让脸型有些尖,尤其是脸颊上没有肉,所以不笑的时候看着就像是不开心的样子。
小时候尝试过练习微笑,笑起来会不会讨喜一些。
可她微笑的时候又会被泼冷水:人狂有祸。
无论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宁玉都是一个表情。
她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是谁把她当作惩罚别人的手段带到这里,又是谁把她带到这个世界受苦受难。
百思不得其解,想了好多年,现在她不想去探究了。
一个人出生到这个世界,并不是她本人能够选择和决定的,她选择不了自己的出身,也无法改变自己的血缘关系,无法挑选自己的家人。
既无法改变,那就接受这个事实。既无法改变,那就只剩下余生怎么活的问题。
宁玉自知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唯一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唯一可以离开这个家,未来不至于越来越难的途径。
无论读书是不是真的没有用,她也想坚持下去,就算是南墙,她也要自己去撞一撞。
咸菜就米饭的高中三年,她坚持下来了,自己养活自己的本科四年她撑过来了。
人生这场体验,还没结束,这里不是终点,那些被每一个坎坷照亮的时刻,是否能成为走向未来的铺垫,她不确定。
仅仅是活下去,日子能变好吗?未来是否依然像白开水一样无滋无味,自己是否有资格拥有幸福。
通往幸福的路口,她不能保证能够找到。
既然做与不做都是错,那这个“错”是否存在虚假,是否是被强加、这没头没尾的沉郁何时才能到尽头。
善待自己才能宽容待人
宁玉自小就有一套自我调节情绪的系统,但是她不确定这套体系是否正确,起码她调节的效果就是宽容了别人,但是自己心情并没有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