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城里有房啦(2 / 2)
“这不就是……”刘建国又拿军烈属、领导慰问那一套稍稍解释了下。
“这样呀。行,这糖王姨吃了。”
然后,王科长这才表明了来意。
王主任查看了刘建国工作证,收取了轧钢厂开出的工作介绍信,立刻开出了户口迁移证。刘建国农村户口,要转城市户口,就得有这个迁移证。粮本,油本,生活物质定量本等需户口落户后才能办理。王科长又询问住房怎么分配,王主任愣了愣:“不住你们厂里的单身宿舍?”
“不住,街道办给分个房。”王科长答道。
“行。”轧钢厂职工住房本来就可以由街道办安排。
王主任简单说了下房源情况。红星轧钢厂是市重点企业,工人住房问题的解决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轧钢厂自建住房,筒子楼和单身宿舍,筒子楼基本上是解决干部住房。单身宿舍不用考虑了,带来街道办,就没考虑单身宿的问题。二是轧钢厂购买附近住房,分给职工租住,三是街道办租住房。少量当地人也可能有自有住房,但极少。目前,听王主任介绍,干部房没有,也达不到这个级别,全部分完了。轧钢厂购买的房产,除了少量的偏僻、老旧等一堆问题的房产,也没有剩余。街道办目前刚好有套好的房子,在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内。是机械厂的一个主任升迁,搬离四合院空出来的房子。一大家子,房子有三间,有六十多平。按王主任的说法,那可是先进四合院,房子也好,是四合院后院后罩房。
但听王主任的意思,只能分配一间住房,王科长急了:“刘建国同志,是我们轧钢厂的七级电工,可不是刚上岗的工人。”又从包里拿出刘建国的七级电工证与工资定级表给王主任查看了下:“再说了,刘建国可是军烈士家属,其父可是立有一等军功的,你得把这三间房都分给他。”
嘿嘿,那筒特供烟没白给。一旁的刘建国想到。其实王科长也是听话听音,看杨厂长对刘建国的重视,如果这事不办好啰,王科长都要受挂落。当然,那筒特供烟也确实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王主任沉吟了会,同意了:“按规定,新入职的职工都只能分配一间房。这七级电工可以适当的照顾下,多分一间。即然是立有一等军功的烈士家属,那就再给一间。正好,原来的主任也是一大家子一起的,那就都给你了。”王主任虽然奇怪王科长的态度,但也没多说。
“谢谢王姨!谢谢王姨!”刘建国在一旁听到王主任同意了,立刻忙不迭的道谢。
“行。那我就带你们去办理下交割。”王主任从一旁的橱柜里找出房子档案,做了一个记录,又从抽屉里拿出一把钥匙,递给刘建国。带着王科长、刘建国向着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而去。
回头再说,在轧钢厂会议室内,一片烟雾缭绕,每个参加会议的人,都带着一个带盖铁皮大茶缸,不时拿起盖吹一吹,再吸上一口,好似琼浆玉液。会议明显已进行了一段时间了。
“下一个议题。”主持会议的杨厂长道,“市劳动局给了我们厂72个招工指标,大家议一议,这72个招工指标怎么落实的问题。”
这个招工指标,不是一个工厂厂长拍脑决定的。要由上级部门,特别是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工厂的生产效益来决定,也就是与计划利润挂钩。也要与社会需求挂钩,一个产品,哪怕没有利润,但生产生活必需,那也得生产,也得计划。一个招工指标计划的产生,要由工厂申报,也可以由主管部门拟定,报政府计划部门审批后,再报政府主管负责人审核,甚至有的还要由当地政府常委会审核,再由政府办公室下达文件,招工计划就此产生。劳动局人事部门则根据政府办下达的计划,详细分解到各家企业、工厂。工厂按计划完成招工数后,再报详细的人员名单到主管部门,有些人员则直接由主管部门确认后,再分配人员下到工厂。各地办理略有差异。汇总后,再报政府审核,再下达正式的录用文件。然后工厂才能到劳动局人事管理部门办理人员的入职手续,每一本工作证,都要由劳动局人事部门进行备案编号。当然,这只是一般的办理流程,像刘建国这种具有七级电工证的,就可以先办理招工,再上报备案即可。
当然,这个招工,一般是只招具有城镇户口的,也就是吃商品粮的,农村户口的,没有特殊情况,想都别想。就是煤矿、油田、矿厂等,也很少招录农村人。当时情形就是城镇人员太多,无法安置,失业率偏高,国家也早就开始了精简城市户口人员。但一旦完成招工,转成了正式工,那就是铁饭碗了。当地政府甚至上级政府相关部门都有了备案,那就有了编制,农村户口也要转成城镇户口。这个是可以子承父业的,父亲退下来,儿子或女儿可以顶上,俗称顶编,直到九十年代,都还存在这种现象。就是犯了错误,也只是调工种、降级处理,不能随便开除,可见铁饭碗是不白叫的。情满四合院中的秦淮茹就是顶了其丈夫贾东旭的编进的工厂。
杨厂长抛出招工指标议题后,大家都在沉思。主管人事的张副厂长首先打破了沉默:“可以按往年的规矩办嘛。”
厂组织部长看了眼主管的罗副厂长,也开口说道:“可以按历年的规矩办,那都是经历了时间考验的。往年都是把六成的招工指标,用在厂里的学徒工上,厂里组织转正考核,通过的就转正,给一个招工指标。剩余四成指标,扔给街道办,让街道办处理。”
杨厂长看大家都没了其他意见,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今天,市劳动局职业培训管理科谢久长科长带了一个七级电工过来,用掉一个招工指标。”
杨厂长看大家都看着自己,继续说道:“这个七级电工呢,叫刘建国,今年只有16岁,刚初中毕业。谢科长看人家年轻不懂,给哄到我们厂里来了。为了留住这个七级电工,我与几位厂委领导碰了下头,建议再给一个招工指标,让刘建国带几个徒弟,利用亲情的羁绊把刘建国同志留住。大家看看是否有不同的意见。”
当然,由于杨厂长已经与大家通过气,甚至是在中午饭一起做出的决定,此时,自然不会有不同意见。只有中午不在场的几位厂委,问了下情况,就此没了意见。
“大家举手表决一下。”主持会议的杨厂长适时说道。
在场厂委都举起了手,会议记录员数了数,大声报数:“在场九票,九票赞同,真实有效。”
“那行。大家一致同意再给刘建国同志一个招工指标,记录员做好会议记录。”杨厂长高兴事情办妥,接着说道:“我们进入下一个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