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躺平的人生(1 / 2)
216年六月中旬,华夏江省南部的虔县。这是一个只有不到2万人口的小县城,四面环山,地处偏远。直至去年才连通高速公路,贫穷且普通。
清晨朦胧的光线照进屋子,昨晚看小说到一点多的张莫平,在床上四仰八叉,睡得跟死猪一样。
6:5手机清脆的铃声响起,张莫平睡眼惺忪的摸到手机,拿近一看是闹钟铃,随手关掉,就又趴回床上。
几分钟后,神志渐渐清醒。意识到该起床的张莫平,气恼的抓了几下头,无可奈何的坐了起来。
张莫平长叹一口气,起床开始在衣柜里找衣服穿。
早晨不到七点便起来这种事情,放在当代年轻人身上,是多么难得可贵的表现。但张莫平表示:无奈早起,被迫营业。
人生道路千万条,但让你选一条路躺平,你觉得什么职业是最合适的?
张莫平选择在家乡做一个便利店老板。
张莫平家有一栋三层半的小楼,一层12平方米大小。一楼是店面仓库,二楼客厅厨房,三楼住人。
张莫平每天的工作就是:守着便利店向顾客收钱。
想玩手机,随便;想打游戏,随便;饮料,零食和烟酒都货架上摆着,还是可以随便。
上班吃喝玩乐没人管;下班宵夜小酒更自由。
路上遇见熟人,打招呼也是一句“张老板好久不见”。
人生躺平,就这还要什么自行车?
钱当然不可能让人轻易躺着就挣了。张莫平每天要比大多数人更早起床。
没烟抽的老烟枪,太阳没起他们先起。他们是每天最早也最暴躁的客人。如果大早上让他们失望而归,非骂着你连打十几个喷嚏不可。再多失望两次,你这辈子都甭想再挣他的烟钱。源于父母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他们是便利店稳定的客源。
张莫平花五六分钟洗漱好,拉开卧室窗帘,清爽的凉风伴着汽车喇叭声迎面扑来,张莫平站在三楼的窗子前,大大的伸了个懒腰。
199年11月14日,在虔县北面七公里的张家村,张莫平出生了。
张家祖辈世代贫农,到了张莫平父亲张林这一辈,兄弟姐妹多达六个。在这个普遍贫穷又大肆生娃的年代,三天饿九顿是夸张了,但隔三差五就得挨饿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张莫平出生时,才组建的小家庭家里那叫一个捉襟见肘。穷则思变,夫妻俩一咬牙,东拼西凑借了一笔钱,趁着改革的春风,在村里开了第一家小卖铺。
当年但凡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是站在风口上的猪。
张林夫妻俩在村子里干了五年,还清了债务,然后带着攒的一点钱,把小卖铺开到了虔县。三年后买下了如今这栋楼。这是张林一辈子都骄傲的事,当年“农转非”的户口多难办,他是张家村第三个办到的。
张莫平自小是在农村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张家村的三瓜两枣,没有哪个不被张莫平祸害过。
父亲张林的童年是三天饿两顿,张莫平的童年是两天打三顿。
七岁的张莫平被父母接去县城,开始读小学。但野惯了的他可没多少心思读书,学习得过且过。
直到六年级时,班里转来了一个广州回来的女生。被安排坐在张莫平前两排右边的位置。只要张莫平看向黑板,扎着漂亮高马尾的她就会被映入眼帘。
张莫平沦陷了,在六年级这年,张莫平不再贪玩,半门心思投入了学习。还有半门当然是在白月光身上了。
也许真是脑子不错,又或者当年的小学太简单,他成绩火箭提升。毕业考更是超常发挥,考出了全县第14名的好成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初中的三年里也是稳居年级前列。
中考全县第九名的他,和前十的其他学生一样,被省最牛中学临川一中免费录取。
临川是全国著名的“才子之乡、文化之邦”,在省内更是闻名遐迩。历史上曾涌现王安石、汤显祖、晏殊、晏几道等一大批名儒巨匠,文化底蕴极其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