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西突厥有变(2 / 2)
杜如晦接管户部后,便着手统计户册,清查田亩人口,历时月余,统计出天下各州在册人口,竟是不足三百万户。
良久,李世民开口便是略显嘶哑的声音,眼中尽是悲戚。
“前隋仁寿末年,天下户数将近九百万,短短二十余年,人口骤减六成,朕心实痛啊”。
众臣闻言也是垂眉不语,这冰冷的数目实际上就是那些死于战乱、死于灾害的千万黎民。
只要心底尚存一丝良知,听到这个惊心骇人的数目,心中无不悲痛,毕竟那是千万条人命。
“诸公,百废待兴,刻不容缓啊”,李世民整理心情,看着在座数位重臣叹道。
众臣抬起头来看着李世民,重重应诺。
随后数日,李世民一连下达数道旨意,涉及到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
在武德七年颁发的均田制上再次厚赐民众,凡十八岁以上男丁,分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
分得土地后,采用“租庸制”,除免赋税的灾区战区外,其余地区每年纳粟两石,每年徭役二十天,如有天灾,农作物损失四成以上者,可免租。
诸如此类政策,层出不穷。
政事堂每夜灯火通明,三省的政令一封接着一封的传达到天下各州。
对于恢复民生,高冲本来也有些思路,但是不等他整理进言,兵部事务便是堆满案牍。
肃州都督张士贵上报:西突厥有变,二汗相争,大批西突厥民众过境,逃亡东突厥……
高冲不敢耽搁,立即前往甘露殿,因为他看到“西突厥有变”这五个字后便明白,大唐应该做一些事情了,即便不能出兵,但不代表束手旁观。
前隋长孙晟、裴矩的功绩便摆在眼前,高冲向来不会放弃任何机会,这种算计,他最是擅长。
当高冲兴冲冲来到甘露殿时,顿时愕然,这氛围有些不对劲啊。
只见老父亲高君雅端坐在下面,闭目假寐,上首的李世民眉头紧蹙。
良久,李世民将手中的奏疏放在一边,看向高冲,揉揉眉头,“你那里有什么坏消息了?一并说出来吧”。
见高冲一脸茫然,李世民还特意加上一句,“放心,我受得了”。
在私底下场合,无论是李渊还是李世民,一般也不会称朕,包括官员也不会在私底下一口一个本官,那多膈应。
“呃……陛下你好像误会了”,高冲直笑道:“我这不是坏消息,而是好消息”。
李世民一顿,顿时面露期待,“说说看”。
“陛下你看,这是肃州张武安传回的军报”,高冲从怀里掏出信件,“西边那些突厥人打起来了”。
李世民一听顿时眼睛一亮。
待看完军报,李世民心情很是不错,“打吧,打得越惨越好”,同时将军报递给高君雅。
“陛下,你不准备加一把火?”见李世民只是对于西突厥大乱感到高兴,并没有其他想法,当即问道。
听得这话,李世民和高君雅同时看向高冲。
高冲嘿笑道:“如陛下所言,他们打得越惨越好,既如此,我们何不加一把火,顺便把这把火引到东突厥来”,
西突厥远在西域,距离大唐遥远,李世民最为关心的是东突厥,现在听得高冲的话,顿时精神起来,“说下去”。
高冲接过内侍奉上的茶水一饮而尽,直接用袖口擦擦嘴巴,眼里泛着精光,兴致勃勃的说道:“西突厥莫贺咄不得人心,迟早败亡,但是他不能太快兵败啊,最好把西突厥打残打废才好。
康国公出身西突厥,他当年跟着归义王(泥厥处罗可汗)一起来的中原,莫贺咄是归义王的伯父,而肆叶护现在继承的是统叶护和射匮留下的基业。
当年射匮把归义王逼到中原来,两方可以说是生死仇敌,不如让康国公以私人名义支持莫贺咄,声称给归义王复仇,也可占据大义”。
李世民二人开始听得有些迷茫,等捋清楚人物关系之后,便是眼中一亮。
康国公便是史大奈,原名阿史那大奈,出身西突厥贵族,泥厥处罗可汗封为特勤。
后来射匮可汗在隋朝的支持下打败泥厥处罗可汗,泥厥处罗带着阿史那大奈等残余部众降隋。
大唐立国后,泥厥处罗受封归义郡王,阿史那大奈率领西突厥余部追随李渊,从平长安,赐姓史氏,后入秦王府,从征诸侯,因功官拜右翊卫将军,爵封康国公。
史大奈是泥厥处罗的人,射匮夺走泥厥处罗的大汗之位,现在肆叶护继承的是射匮的基业,所以说史大奈对肆叶护出手也是合乎情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那史大奈帮助莫贺咄进攻肆叶护也是名正言顺,还可以占一个为主报仇的名义。
更何况莫贺咄还是泥厥处罗的嫡亲伯父,当然,泥厥处罗也是肆叶护的从叔父。
只是高君雅眉头微皱,略显迟疑的说道:“可是莫贺弑君自立,人神共弃,我们支持这等逆贼,未免惹人诟病”。
高冲不以为然,摆手笑道:“大唐可不会干涉他国内政,这是康国公擅自行动,回头陛下一定要严惩康国公,比如将他外放了”。
高君雅瞪大眼睛,眼皮子直跳,训斥道:“莫要胡言,届时圣人自有裁决”。
李世民也是哭笑不得,指着高冲笑道:“回头你可得给康国公摆酒”。
不过高冲所言,似乎还真是可行,史大奈心念旧主,支持莫贺咄给旧主报仇,合情合理,这无可厚非啊。
到时候追究起来,罢免他的右翊卫将军之职,将其外放出京,担任……大都督,岂不美哉,相信史大奈也是乐意如此,既可以配合李世民行事,简在帝心,也可以给旧主报仇,顺带升官,何乐而不为。
“我觉得可以”,李世民细细琢磨过后,便是看向高君雅,“高相公觉得如何?”
“可行”,高君雅略一迟疑便是回道:“可以再召诸位相公以及康国公商议其中细节”。
李世民点头应着,当即下令传召众人。
然后再次看向高冲,目光灼灼,“我记得你刚刚提及东突厥,你有何想法?”
东突厥,这是悬在李世民头上的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