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宁州杜凤举(1 / 2)
…
同往宁县的官道上,唐军正在行进着。
看着那高高飘扬的三面大旗,分别上书“唐”、“李”和“秦”三个大字,将士心中顿生威武雄壮之气概,雄赳赳,气昂昂,全军精神面貌昂扬向上,士气如虹。
李世民坐在马背上,手中捧着一张地图聚精会神的看着。
身后一名中年文士捻须赞叹道:“壮哉,仅看这雄师行军,便知秦王善战之名,绝对名副其实”。
听得声音,李世民回过神来,朗声笑道:“杜先生这是奉承我吗?”
那人正是豳州的私塾先生杜凤举,闻言摇头失笑道:“当不起先生二字,大王唤我表字凤举即可,在下一介白身,无欲无求,又何须奉承呢”。
李世民听了摇摇头,“凤举便是这宁州人,此行过后可就不是白身了,不然对不住凤举你这满腹才华啊”。
杜凤举闻言愕然,忙是辩解道:“大王,在下无意出仕”。
李世民却不听他细说,直说道:“野有遗贤,这是朝廷的过失,既然被我发现了,凤举你就休想闲云野鹤了,再者说,你莫要辜负乔公山一番苦心啊”。
杜凤举闻言苦笑,只得应着,再若是推辞那就不仅仅是不识抬举了,更是涉嫌邀名养望了,并非人人都是陶渊明。
“杨贼固守宁县,不知凤举有何妙计?”李世民挑眉问道。
杜凤举摇头一笑,“考校这么快的吗?”
幸亏杜凤举并非是银样镴枪头,李世民叫他随军从征杨文干时,杜凤举便有所准备。
略一沉吟,杜凤举直言道:“杨文干之所以能够固守宁县,在于城中士卒不明真相,更有观望的世家豪族暗中支持。
如今大唐四海臣服,相信城中军民定是不敢叛逆,大王师出有名,奉旨讨贼,只需秉持大义,亮明旨意,以秦王你的威望,大军威逼之下,宁县不日可破”。
听得杜凤举的话,李世民不住点头,继续问道:“那为何钱九陇受阻于城外呢?”
“其一,郇国公威望不及大王,其二,听闻郇国公秉性刚勐,连日来只是勐攻城池,此举势必激起城中臣民激烈反抗,只知宣威而不示以大义,偏偏城中军民畏德而不畏威,畏大义而不畏刀兵,大王德威并重,自是马到成功”。
李世民听得很是满意,这跟他想的不谋而合。
在钱九陇攻城两日无果后,李世民便是在思考这个问题,陇西支持李建成的人不在少数。
其一是因为李建成是嫡长正统。
其二便是李世民当年在陇西大规模用兵,杀得薛举麾下的陇西兵溃不成军。